非公開發行股票有什么作用?非公開發行股票是利好嗎?這個問題困擾了不少的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對于投資者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下面贏家小編就為大家分析解讀一下非公開發行股票究竟是利好還是利空:
非公開發行股票從表面上來看是好事,因為不用從2級市場吸血,上市公司也達到了快速募集資金的目的。但投資者需要關注的是:非公開發行的股票價格,如果比市場價低很多,那么這筆股票在其后進入2級市場后會有強烈的獲利沖動,反而會打壓公司的股價。
其次還要具體分析募集的資金用在什么上面,比如說,如果用于收購金礦、稀土礦等礦產,或是用于開發目前市場上最新的技術、抗癌藥物新技術、開發新疫苗,那這對股票來說是利好。(文章來自贏家財富網http://www.yingjia360.com)如果用于補充資本金、用于償還銀行借款、用于收購一些市場人士普遍不看好的公司,那這對股票來說是利空。
非公開發行股票,是指公司為內部職工參股所發行的股票,也包含一些相當于“股權式合營”的公司發給入股人的股票。相對于股份公司在社會上公開發行的可以上市交易的股票,其特點在于:對股東范圍有較嚴格限制,不在社會上進行公開發行,不能在證券交易機構上市買賣,流動性較差。但是,在我國股票市場處于始創的階段,它有如下作用:
一、提高公眾的投資意識。就全國而言,人們的金融意識、投資意識還不高,對股票這種既不確定還本、收益又無一定,風險較大的證券認識不夠深刻,有的甚至將股票與債券混淆。實行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做法,投資者對投資效果看得見,摸得到,有利于擴大股票和股票市場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培養公眾的投資意識,為股票市場的發展莫定有益的基礎。
二、充實企業自有資本金。現在,企業自有資本金不足以支撐技術改造,設備老化、工藝落后的現象不等得到迅速的改變,大大限制了企業自我發展。發行股票就可以迅速的集聚大量的資金,既能充實企業自有的資本金,又能有效地節省財政資金。在目前大規模公開發行股票還存在有一定難度的情況下,有計劃發展非公開發行股票無疑是一個有利的選擇。
三、增加職工的責任感。讓內部職工參股幾乎適合于各類的公司,而職工參股后,其所獲得的紅利與公司的效益相互關聯,風險共擔,利益同享,并能通過股東代表參與對公司管理,可以使職工更加關心公司的生產和發展情況,與公司同甘共苦,提高勞動生產率;也使公司的管理多了一種經濟手段,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凝聚力,調動職工積極性。(文章來自贏家財富網http://www.yingjia360.com)
四、有利于社會穩定。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能在社會上的證券交易機構上市買賣,只能在其公司內部有限度地進行轉讓,價格波動小,風險小,適合于公眾的心理因素。如果不是這樣,而是一下子在社會上推出大量的公開上市股票,那么,股民們在心理準備不足屯認識不高的情形下,會很容易出現反常的行為,從而影響社會的穩定性。
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非公開發行A股已經成為再融資的主要品種,然而,2011年后,隨著宏觀環境及資本市場的變化.面向市場投資者、以募集現金為日標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面臨挑戰。市場樂觀的時候,投資者風險偏好上升,非公開發行股票作為股權類產品往往受到市場的追捧,投融雙方均滿意而歸。市場悲觀的時候,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融資方則由于銀行信貸偏緊的宏觀環境更需要通過增發股票募集資金,非公開發行股票價格與市場價格倒掛的現象頻頻出現,非公開發行股票難度加大。各種“創新”游走于灰色地帶,有的甚至涉嫌違規。
其實究竟是利空還是利好,我們要綜合起來看,要看股票當時所處的價位及募集資金的投放,不能片面的決定。
來源:贏家財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