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交易,頻繁買賣,波段操作都是投資者的大忌,最好的交易是不交易,也就是買入之后不考慮賣出的交易,為什么是這樣?如何才能做到不動如山?
交易的本質
投機與投資的區別在哪?交易的本質就是想賺市場的差價,而投資則不然,是以股權的形式共享企業帶來的收益。一個是以損耗的形式存在于發現價格,另一個是以累積的方式用于創造價值。
大師的說法
1.利弗摩爾
讓我們來重新回顧經典,利弗摩爾在他的《股票作手回憶錄》當中說到:“如果你想要贏錢,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如何評估大勢——研究整體大勢,建立頭寸并拿住它。這就是我所學到的全部內容”,“給我帶來黃金萬兩的并不是我的想法,而是我的等待,明白了嗎?我的不動如山!既能判斷準確,又能不動如山者,實屬罕見!我發現,這就是最難掌握的東西。“
2.巴菲特
巴菲特則在他致股東的信中說道:“運動的增加導致了收益的減少,過度興奮與過高的交易成本是其大敵”,“成功的投資本來就必須要有耐性,錢通常由積極的份子流到有耐性的投資人手中,只有耐心等待超級的好球才是通往名人堂的大道”。
巴菲特也曾說過,他的屁股賺的錢比腦袋賺的多得多了。

如何做到不動如山?
1.打卡器
“如果設置一個打卡器,一生只有12次的投資機會,那么你的成績自然會出色很多。”這是源自巴菲特的教導,要我們提高選擇的標準,減少買入的次數,耐心等待介入的時機,你的每一個動作就是你價值的體現,學習珍惜你的信譽和時間,其實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2.偉大企業
一個人一生能碰到的大機會也就是三四次,而偉大企業的選擇是投資者最好的歸宿,一旦出現這樣的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住,不要輕易脫手,否則再次等待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皇冠上的明珠就那么幾顆,只有虔誠者才配得上與之終老!
3.賣出的標準
不考慮賣出并不意味著永不賣出,這個賣出是有標準的,當你持有的股票變壞了,或者太貴了,甚至有更好的了,是可以賣出的,但前提是你要對持有的標的的價值要做到心中有數,什么時候是貴了?什么情況叫壞了?更好的確定是更好嗎?
來源:希財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