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股市中的專業術語困擾著部分股民朋友,它就是估值洼地。估值洼地是什么意思?估值洼地效應有是怎樣的?今天贏家財富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該術語相關的知識。
第一:定義
找到定義的方法并不難,我們可以百度等等進行搜索,就可以出來它的定義。估值洼地是什么意思?百度百科給的定義是:它指一個股票相對于其他已經炒高的股票還存在明顯的價值低估。
尋找估值洼地是信奉價值投資理論者的一個明顯特征,同時,也體現在其他證券品種當中,比如封閉式基金的折價交易,相對于開放式基金的按凈值交易,存在較大的低估。
第二:A股估值洼地效應
有很多的經濟學家都認為A股估值洼地效應漸顯,而且高估值與估值洼地同時并存并長期存在,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我們可以兩張圖片來的分析對比,大家就能夠明白了。
在1994年認為當時A股換手率高和估值水平高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我國的人均GNP(1994年)只有450美元,證券化率只有6%,居民收入低意味著金融知識匱乏,證券化率低意味著市場規模太小,因此,這個袖珍市場容易被無知者炒作,導致換手率全球第一;
第二,市場交易工具較少,股票供給不足、不能賣空導致估值偏高;
第三,中國的投資渠道太單一,導致熱錢只有涌入股市。
相比上面的數據來說,在20年之后,我國股市應該已經達到世界一流股市的水平,然而21年之后的今天A股仍沒有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相當于連新興市場的地位都未得到西方的承認。我們看去年股市換后率的國際比較。
中國股市市值全球第二大卻連續四年未被納入MSCI,主要原因是資本賬戶管制過多,在本幣貶值階段估計前景更為渺茫。實際上,管制不僅存在于外資準入和流出領域,也存在于發行、交易等環節,盡管管制的目的多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這樣長期下去,我們注定是要死的,例如香港股市的不少中資股價格比對應A股價格要低很多,然而從理論上講,對于同一A+H股票的公司,可以在A股市場做空,H股市場做多進行套利,但事實上很少投資者敢這樣做,因為這有可能兩頭虧錢。
有人說,港股市場的估值洼地要填平,必須讓境外的機構投資者不斷離場,即港股A股化,才能讓港股與A股接軌。那為何不是A股估值下行與港股接軌呢?看來A股的泡沫很難破滅啊。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到,估值洼地是相對概念,即當高估值股票數量遠超過低估值的股票數量時,估值洼地就會出現,只要市場的游戲規則沒有根本變化,估值洼地就難以消失。
當然只有改變A股市場的規則,估值洼地才有可能填平。具體的方式大家也能夠多少猜想得到,這里就不在做過多的介紹,如果您想學習更多專業技術知識可點擊進入學習,最后預祝大家投資順利。
來源:贏家財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