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災距離現在是最近的一次股災,是一種系統性風險,除非當時離開市場,不然是無法避免受到股災的波及的。這一場股災在當時經歷長久的時間,并且出現了股災1.0以及股災2.0甚至股災3.0的說法。身處牛市依然不忘記熊市的風險,風險控制是在股市中永遠不可少的。今天我們就來總結一下2015年股災發生的原因以及過程。與之相對的可以結合起來學習。
股災原因眾說紛紜,不過每一次的股災都是多種消息累計出來的,不過不過是從一些原因引發的導火索罷了。原因如下:
(1)最根本的原因是股價已經偏高,存在著泡沫。在當時大部分的股票已經實現了翻倍的走勢,創業板不用說都是翻了數倍(也是如此這一板塊在后市經歷新低再新低洗泡沫),股價繼續上行的壓力越來越大,主力資金出逃。
(2)杠桿資金。在這次股災之前,杠桿資金的功勞功不可沒。場內資金規模達到了2.27萬元;場外配資也不承讓的達到了1.8萬億。一旦股市行情走壞,這些資金會盡快離場,下跌異常迅速也是如此。
(3)股指期貨做空。股指期貨做空加大了A股市場暴漲暴跌的機制,成為做空力量的工具。
(4)上市公司高管進行減持,在2015年上半年,超過了1224家上市公司進行了減持,套現金額高達4601億元。這么大規模的減持對于市場上漲帶來了巨大的壓力。(5)新股發行速度的加速,大量的新股發行加劇了資金的凍結,從市場的吸血效應很明顯。
股災過程回顧
(1)開始暴跌一周(2015.6.15-2015.6.19),這一周第一天午盤滬指跳水接近5000點大關,創業板失守3900、3800、3700三個整數關。在盤面上銀行石油保險行業權重股領跌兩市;互聯網金融、文化傳媒以及網絡安全等題材股出現了集體熄火導致了創業板指數大跌。這一跌還被認為是正常調整。周二、周四、周五三天繼續大跌。一周內滬指跌幅13.32%;深指下跌13.11%、創業板跌幅14.99%。這一周內監管呈沒有任何表態,有分析人士表示可能是認為在正常調整范圍之內。
(2)暴跌第二周(6.22-6.26)。周一因為端午假期休市,周二周三有所反彈后,周四指數出現了大跌,百股跌停走勢重現;周五的走勢更令人失望,出現黑色星期五的走勢,兩市超過2000個股票跌停,上證跌幅達到了7.4%、深證和創業板達到了8.91%。股市危機局面,央行在27日實施定向降準,存貸款基準利率下調了0.25個百分點。證監會認為這是市場過快上漲造成的自發調整。
(3)暴跌第三周(2015.6.29-2015.7.3)這周開始第一天指數因為周五降準的影響高開低走,當日上證出現了巨大振幅,兩市超過1500個股票跌停;周二在密集利好下出現上漲5%的走勢回到4200點。不過周三、周四以及周五繼續了下跌破位走勢,千股跌停趨勢延續。到此,從6月15日開始7月3日,在短短14個交易日內,上證指數下跌了28.4%,深證和創業板更是慘淡,分別暴跌了32.34%和33.19%。杠桿資金出現爆倉,多數個股出現腰斬走勢。暴跌程度達到了股災的影響。監管部門采取措施來穩定市場,金融多個方面出現了救市措施。
(4)暴跌第四周(2015.7.6-2015.7.10)這一周運行非常的驚心動魄,多空雙方對戰足以載入中國資本市場史冊。周一因為周末利好頻發,上證指數高開8%開盤,多方通過拉升銀行股和兩桶油保障指數安全,空方在中小創股票以及股指期貨市場賣空。盤中一度高開近8%的中證500期指最后砸到了跌了9%,上證指數收漲2.4%,不過依然是上千個股票開盤從漲停到收盤跌停。投資者對救市結果比較失望。周二繼續下行,國家隊救市資金依然在藍籌股上進行,創業板幾乎全部跌停,陷入了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危機中。為了保證自身安全,兩市超過二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停牌、周三的時候滬市跌了5.9%,兩市除了1400余家停牌公司之外,超過了1300個股票跌停;周四黎明前的黑暗,開盤千股跌停,隨后指數全線反攻,很多小市值瓜皮哦也被拉起,盤中成功收復了3700點,滬指上漲5.76%,兩市超過千余家個股漲停。周五的時候三大股指上漲,到收盤滬指上漲了4.54%,兩市超過了1300個股票漲停,板塊集體飄紅。持續三周多的暴跌被扭轉。
(5)大盤暫時企穩(2015.7.13-2015.8.14)這一段時間告別連續暴漲暴跌的走勢,出現企穩走勢,因為暴跌出現的股災,得到了暫時的平息。
(6)第二次暴跌(2015.8.18-2015.8.26)因為多重利空消息的影響,比如國家對救市推出計劃,開始了第二波暴跌,在短短一周的時間內,上證從4000點下跌了1000多點,跌幅達到了25%。
(7)股災初步平息(2015.8.26-2015.9.25)上證跌破200點后,救市行動再次出現,隨后大盤出現了超跌反彈的走勢,重回了3000點,在之后的一個月內,基本上穩定在了3000點,2015年股災處不得得到了平息。
來源:贏家財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