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形態,有個形態則是運用了動物,這個形態被很多老股民戲稱為老鴨頭。老鴨頭這一技術指標在過去的時候頗為流行,到現在還有不少投資者在運用這一操作技巧,但是有一個關鍵點,老鴨頭形態是日線準確度高還是周線準確度高呢?
老鴨頭看日線還是周線?
就目前來說,老鴨頭形態應用場景比較多的都是在其日線形態,周線級別也有,但是由于老鴨頭都是短線上升浪,所以周線級別的話走勢反而是不太明顯。
整體而言,這樣的圖形都是由均線配合產生的,當5日、10日均線放量上穿60日平均線后,形成鴨頸部,股價回落時的高點形成鴨頭頂,主力進行縮量洗盤地量形成鴨鼻孔,當股價回落不久,5日、10日均線再次金叉向上形成鴨嘴部。這樣一個標準的老鴨頭就形成了。
在我們實際應用中我們需注意到不少的問題,這樣的圖形一般情況下很容易形成高位持續盤整的三重頂,所以在震蕩中,底部買入的股民見有盈利開始逢高減磅;在原下跌通道中套牢的股民見股價停止上升并有滑跌的趨勢,也開始解套出局.巨大的獲利盤解套盤同時夾攻導致老鴨頭形態失效。
一般情況下,老鴨頭形態的有效形態編者認為有三個重要特點:第一是5日、10日均線的黃金交叉點與60日均線的距離越大越好,因為這意味著個股強勢;第二,個股的成交量在突破關口越小越好,這意味著量能蓄積在此,容易出現5日、10日均線放量上穿60日均線形成買點;第三,一定要注意洗盤后股價不能跌破60均線,這樣在個股上漲的時候才有放量沖破鴨頭頂的可能性。
來源:探其財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