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經常關注A股市場的時候會知道,現在已經有超過3600個股票,現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還出現了科創板,加上創業板和中小板市場的股票的股票不斷地IPO,股票的數量還會不斷的增長,而這一個個股票背后就是一個個上市公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以及其和非上市公司相比具有哪些優勢。
上市公司就是我們我們通常說的將自己的公司的股份進行一份份的劃分之后,通過IPO或者借殼上市的方式將自己的股份放到證券交易所去流通,而社會公眾選擇自己的看好的進行投資買入的公司。通俗地講上市公司是和所有的投資者一起獲取公司發展帶來的利潤,而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只存在于公司的股東手中,其他的人想要獲得公司發展的帶來的收益只能夠進行該公司的股權的買賣才可以,而上市公司則比較方便,只需要進行公司的股票買賣就可以得到。獲得利益的時候必然也會帶來相應的規范,理解了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之后,對于其要具備的規則和優勢就可以理解了。
上市公司必須將自己的經營狀況以及財務狀況進行公告,因為這一家公司是公眾的,投資者需要清楚公司現在的經營狀況,無論是公司進行股東減持、股東變更;甚至進行公司名稱更改、營業地址變更都需要進行公告,讓投資者能夠看到。每年進行的年報、季報的財務報告更是不能夠少,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可以讓投資者獲得知情權,更能夠放心的投資該公司。非上市公司除了進行納稅之外,財務以及經營狀況不需要公開,只需要股東自己的知曉即可。

上市的熱潮一直有,現在進行IPO排隊的公司依然有很多,那么為什么這些企業想上市的呢?只有這其中怎么實現上市在之前的文章曾經做過具體的介紹,接下來具體說下上市公司能夠得到那些優勢。上市之后的公司能夠得到較好的融資渠道,而非上市公司只能夠通過出賣股權、去銀行機構借貸,甚至遇到企業情況不好的還一定能夠借到。上市企業則是可以通過再融資、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進行融資,另外就是企業成為公眾公司,獲取銀行貸款的機會也會增大,對于企業的后續發展具有非常好的優勢,能夠獲得擴大再生產的資金,另外就是企業上市之后就會提到知名度,獲得市場銷售渠道,也會促進企業的發展,擴大市場占有份額。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相比股權的流動性不一樣,上市之后股權可以進行買賣,比較方便。進行股權激勵的時候也比較方便,而非上市公司流動性則不會如此。當然上市公司也具有一定的劣勢,比如在股權的流動性上變弱,那么決策者的決策權就會受到影響,在現在A股同股同權的情況下,公司運營就會受到股東大會或者是董事會的限制。
來源:贏家財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