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股票ETF,債券ETF的發展晚了好幾年。全球第一檔債券ETF是2000年在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掛牌的,直到2002年美國才出現四檔債券ETF,全是由iShares所發行,爾后于倫敦證交所掛牌的歐洲第一支債券ETF。
債券ETF定義
債券ETF是追蹤債券指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相對傳統的債券型基金,債券ETF的投資組合透明、交易成本低、流動性佳,已成為注重收益的投資人與法人機構的首選。
自從債券ETF問世后,除了2005年之外,資產規模幾乎年年成長,且成長率遠大于股票ETF,足見債券ETF的吸金魅力。尤其在2008年金融海嘯過后,股票型資產大受傷害,更凸顯了債券資產穩定收息的特性,因此,自2008年底,資金流入債券ETF的規模成長了四倍,根據貝萊德(Blackrock Landscape )統計,截至2017年5月止總規模達到6850億美元。債券ETF的低波動性也是受青睞的原因之一,然而這也跟投資標的的存續期間有關。
越長期的債券,利率風險就會越高,舉例來說,A君在期初投資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3%,票息率3%,存續期間20年。若債券殖利率在隔年上升到3.5%,其債券價格就會下跌10%(=20X0.5%),換句話說,長天期的債券,波動性較大。
債券ETF種類
一般來說,債券ETF的種類可依照不同的投資標的與投資目的,分成以下幾類:
1、政府公債ETF
這是目前債券ETF檔數最多的類型,因為多數國家均以公債ETF作為發行的優先選擇。

2、投資等級公司債ETF
公司債可投資的標的繁多,收益較政府公債高,受到投資人的青睞,資產規模也較公債ETF大。
3、綜合債ETF
可投資的債券種類多元、且不限單一國家,可布局全球,分散投資,是綜合債ETF的最大特色。
4、高收益債ETF/ 新興市場債ETF
高收益債ETF主要投資債券評等相對較低,但殖利率相對較高的債券種類;至于新興市場債ETF則主要以投資新興市場國家政府債券為主,信用風險相對高,但殖利率也較高。
ETF之所以資產規模能年年成長,關鍵原因在于一般投資人難以有效掌握行情,做出效率化的投資,也因此只要看對趨勢大環境,無須深入分析個別標的的被動式投資工具,便取而代之成為投資人的投資新寵。而且還具有交易成本低、標的透明化的特色,讓人可以輕松搞懂。
來源:恒生指數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