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的下跌走勢有很多種,但是萬變不離其中,我們用量最為尺度來衡量的話,所有的下跌都是放量和縮量的區別。可能說到這里大家就有疑問了,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呢?請往下看。
縮量下跌好還是放量下跌好?
放量下跌往往其中的含義要比縮量下跌要更為復雜,所以縮量下跌往往反映出來的投資策略就好一點,準確率高。縮量下跌往往表示的情況就是主力洗盤和市場走弱,而放量下跌所表示的情況就有主力洗盤、主力出貨、主力吸籌等多種情況,所以后者出現的時候我們往往要經過多技術指標進行分析才行。
縮量下跌往往代表著是買賣雙方意見趨于一致,都不想買賣,市場上冷冷清清。股價一般表現為橫盤震蕩居多,但是在上升趨勢和下跌趨勢則是表現地極有差異,前者是洗盤的可能性比較大,后者是主力持續流出的可能性比較大。
放量下跌往往出現的位置代表著買賣雙方意見分歧,買方認為行情向好,開始大量買進;賣方認為該拋出籌碼了,于是大量拋售籌碼給買方。這個時候的下跌就主要看大資金是主動買還是主動賣,前者會引導股價后市持續上漲,后者則是導致該股持續大跌。前文我們也有提及,說放量下跌的組成比較復雜,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
【1】在下跌階段,放量下跌總是主力不計成本拋售導致的,該股后市下跌可能性偏大。
【2】在盤整階段,放量下跌后市場可上可下,前者是誘空,后者是主力不護盤的表現。
【3】在上漲階段,放量下跌后市場往往會開始走弱,這是因為獲利盤的集中兌現利潤導致的。
總的來說,市場的買點出現在縮量下跌和放量下跌階段的可能性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當時操作的時候需要密切觀察其余技術指標和大盤的動向,這樣才能做出最為正確的決定。
來源:探其財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