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大股東減持股票規定大股東什么時候可以減持股東減持股份對股票有什么影響
一、大股東減持股票規定
你好,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的部分規定:
對象:大股東(控股股東及持股5%以上的股東)、特定股東(除大股東以外,減持公司IPO前股份、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股東)。
時間限制: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內。
減持比例:集中競價減持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1%;大宗交易減持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2%;協議轉讓減持中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總數的5%。
信息披露:大股東、董監高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首次賣出的15個交易日前向證券交易所報告并預先披露減持計劃。
減持時間區間內,減持數量過半或減持時間過半時,披露減持進展情況。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達到公司股份總數1%的,在發生之日起2個交易日公告。
減持計劃實施完畢或減持時間區間屆后,2個交易日內公告。
在預先披露的減持時間區間內,未實施減持或者減持計劃未實施完畢的,在減持時間區間屆滿后的2個交易日內公告。
二、大股東什么時候可以減持
大股東在3年以后以后可以進行股票減持。
1、 大股東減持也是資本運營和參與資本退出的重要方式。
該指標在市場的不同時期也應得到不同的對待。
具體分析取決于減持目的、減持規模、減持方式、接收機構以及減持期間的股價走勢。
減持有多種目的,但只不過是:一些是資本利得和撤資;一些是大股東,目的是改善他們的生活并使現金正常化;有的對公司發展不樂觀而退出;有的積極進行市場價值管理;當然,一些人正在退出股權斗爭。
2、有幾種常見的方法可以減少二級市場的持股、減少大宗交易的持股和轉讓股權,但每種類型的減持對市場的影響不同。
① 二級市場減持,這種方法是最簡單也是最常見的。
由于二級市場上投機者和散戶較多,信息不對稱。
他們往往將大股東減持視為蔑視公司的表現,有時也會跟風,直接導致公司股價波動;② 大宗交易,為了防止公司股價波動,大股東有時會選擇大宗交易作為減持的重要方式。
大宗交易的接受者一般為機構基金,相對穩定,但降價規模、降價價格和訂單結構應事先協商;③ 股權轉讓,股權轉讓和并購也是大股東減持股份的方式之一。
它往往涉及更深層次的資本運營,減持是資產剝離或重組的一部分。
嚴格來說,資產重組減少和二級市場現金減少的性質和目的是不同的。
如果成功,它可能會改善公司的估值、融資或財務報表中的亮點,然后使股票上漲。
拓展資料:

大股東減持股份意味著什么?大股東減持低持股是指大股東在股票低位拋售二級市場持有的大量股票的行為。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如下:1.大股東對個股并不樂觀,認為個股如果繼續下跌會晚一些,那么大量的股票會在低水平上賣出,以減少股票持續下跌造成的損失。
這樣的降價將引起市場投資者的恐慌。
大量庫存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場。
短期訂單導致股票價格下跌。
三、股東減持股份對股票有什么影響
股票減持是指持股比例比較高的股東賣出手中股票,降低持股比例。
股票減持股份對于股票的影響:
1、股票減持它稀釋了二級市場的資金總量,因為持股比例比較高的股東減持1%,往往會帶來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的資金流出證券市場;
2、如果股東大量減持,那么很有可能說明公司的領導層已經發現未來該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好,股價在近期可能成為很長時間都無法超越的高點了,這對于股票的股價會有非常明顯的打壓;
3、股票減持盤活了股市市場的籌碼,它提升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流動性。
因為持股比例比較高的股東減持并非是股價嚴重高估原因,也有可能是控股股東為財務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
4、股東減持的股票籌碼一旦被市場所消納,且股價再度積極走高,那么極有可能強化股市市場的牛市氛圍,在持續減持聲中一路上漲。
大股東減持,弊大于利。
總結規律:
1、如果減持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資金需要,目的是改善生活,那么利空偏多,因為這一般是借口,大概率是套現;
2、如果是原始股減持,大概率是利空。
因為原始股的成本很低很低,對市場構成拋壓,利空無疑;
3、如果減持的數量較大,那么利空。
比如清倉式減持,市場會恐慌,利空;
4、熊市的減持,基本上是利空;熊市是放大利空,忽略利好的市場;
5、如果是定增減持,那么要看目前的市場價和定增的價格,如果低于市場價大概率利好,因為拉高減持的概率大,而高于市場價則偏空;
6、如果減持的目的是股權轉讓,那么偏利好;
7、減持的方式是大眾交易集合競價,問題不大;如果是二級市場直接賣,大利空;
8、牛市,減持算中性消息,還可能偏利好,因為是牛市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