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在今天的早盤開盤,三大股指開盤出現暴跌,集合競價跌幅均超8%,兩市合計近3000個股跌停,逾3200個股跌幅超9%,或為A股歷史以來最慘烈的場面。
?
(圖片來源:格隆匯)
在流行性傳染病集中爆發的非常時期,醫藥生物是最大的受益者,今日,生物醫藥等概念股逆市走強,其中,口罩概念股掀起漲停潮,潔特生物、紅豆股份、泰達股份、仁和藥業等多股漲停。
?
(圖片來源:同花順iFinD)
消息面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仍舊非常嚴峻,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月3日8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7205例(北京市核減3例,江西省核減1例),現有重癥病例2296例,累計死亡病例361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475例,共有疑似病例21558例。
?
(圖片來源:格隆匯)
出于防護防疫的需求,也讓口罩持續處于搶購狀態,各地不斷出現排隊買口罩的現象,在多個電商平臺的3M自營店中,N95口罩基本處于“缺貨”“無貨”狀態。
?
(圖片來源:京東APP)
1月29日,工信部稱目前日產量達800萬只以上,緊張局面或會有所漸緩,據最新消息,目前國內口罩一天產量超1000萬只,產能恢復率已達60%左右,醫用N95口罩每天產能60萬只,但依然緊缺。
?
(圖片來源:微博)
針對口罩難買的問題,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我國口罩的生產總體上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只,這個產能是全球最大的,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總體來看保證供應的能力是夠的,但恢復需要時間。
?
(圖片來源:微博)
與此同時,為了緩解口罩供需矛盾,相關部門也通過各種方式擴大國際采購,據海關數據顯示,1月24日至30日,我國共進口口罩5600多萬只。
據相關市場人士預計,隨著返工潮的來臨導致外出增加,再疊加疫情的蔓延,口罩的需求量在短期內不會下降,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口罩產量為45億只,14億人每天戴1個,也只能撐3天。
目前中國勞動人口大約有9億,口罩日產能最高能達到1.2億只,短期內缺口仍然比較大。
事實上,口罩需求大增總是伴隨著流行病的出現,2003年非典、2009年甲型H1N1流感讓口罩火爆整個市場,我國的口罩企業也在這兩個階段大增,截止2020年1月29日,我國的口罩企業共有6125家,其中在業的有1552家(25%),存續的有2446家(40%)。

從口罩的市場規模來看,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口罩的產量為25億只,2018年口罩產量上升為45.4億只,同比增長17%;需求方面,2011年我國口罩行業需求量達10億只,同比增長13.6%,到2018年需求量增加至40億只左右,整個行業供需相對平衡。
受疫情影響,口罩的供需平衡被打破,口罩的緊缺帶動該概念股全線爆發,據同花順iFinD查詢,目前生產口罩的主要企業包括泰達股份、奧美醫療、藍帆醫療、振德醫療、潔特生物、欣龍控股、仁和藥業等。
奧美醫療:2020年1月20日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口罩系列產品包括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N95醫用防護口罩等,受疫情影響,近期口罩訂單數量有顯著上升趨勢。
據2019年半年報,口罩及防護服實現收入1.13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10.35%,2020年1月22日,該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實現凈利潤3.19億元-3.40億元,同比增長40.00%-49.25%。
不過,公司表示凈利增長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公司出售二級全資子公司100%股權,并且公司近兩年的凈利增長較為緩慢,根據財報,2017年至2018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5.8%、2.55%。
?
(圖片來源:wind)
振德醫療:據報道,截止到2月2日,公司的口罩產能將恢復至100萬只,占全國產能5%。
日前,振德醫療在互動平臺表示,為加強口罩等應急物資的生產、供給等工作,提高物資保障能力,公司生產的口罩等防護產品已由政府實行統籌生產和供應。
不過,根據公司公告,振德醫療的口罩等防護產品(歸類到壓力治療與固定產品)占公司的營收比重較小,2018年至2019年1-6月,該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425萬元、5188萬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83%、4.07%。
?
(圖片來源:wind)
泰達股份:該公司為國內最大的口罩濾布生產企業,是目前國內惟一能夠生產出符合美國N95級和歐洲P1、P2級標準口罩布的生產廠家。
日前,泰達股份相關人員表示,此前已取消春節停產的打算,并開足4條口罩濾材生產線,以最大限度保障疫情流行地區及政府疾控的需求,僅1月21日,22日,23日三天,泰達的接單量就達到450噸左右,相當于平時兩個月的量,但公司表示短期內不會再上新產能。
需要注意的是,口罩過濾材料占泰達股份的營收比例較低,不足1%。
?
(圖片來源:wind)
此外,從近一月的漲幅幅度來看,排名前5的個股分別為潔特生物、奧美醫療、海王生物、振德醫療、泰達股份,其中,潔特生物累漲高達110%,奧美醫療累漲超80%。
?
(圖片來源:同花順iFinD)
分析人士認為,受突發疫情影響,短期內將催生醫藥生物板塊階段性行情。不過,相關市場人士表示,即使在非典時期,相關概念股的實際利好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口罩等防護產品的生產占相關公司的營收比例不大,投資者應對漲幅較大的概念股需要保持理性,謹慎參與。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