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最尷尬的大樓,它就是位于東方之門邊上的蘇州中南中心了!
這棟樓的原設計高度為729米,地上138層、地下5層,檐口高度為598米。如果按照原高度建成,那么它不僅可以超越上海中心大廈的632米,成為全國第一高,更是全球第二高,僅次于阿聯酋的迪拜塔。
該樓由中南建設在2012年以6630萬元的價格拍下,于2014年正式開工開挖基坑,原計劃于2019年基本竣工。但后來因為環保問題陷入停工,而在停工期間,大樓也遭遇到了限高難題,最終在各方面的考量和商討之后,將總高度削減到了499米,總樓層也從138層降低到了103層。由原來的“中華第一高樓”變成了現在的“江蘇第一高樓”,成為了繼武漢綠地中心后的第二個“平頭哥”。
在各項事宜確認之后,該樓于2020年恢復施工,并于2021年下半年樓房核心筒結構破土而出,打破了全國超高層項目結構出正負零的施工速度記錄,當時全蘇州都在展望這棟樓的崛起。然而今年以來,由于疫情、資金等各方面的影響,這棟大樓的建設工作又陷入了停擺狀態,這讓這棟原本定位于“中華第一高”的摩天大樓極為尷尬。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這兩年出臺限高措施是非常明知的決定。因為大部分摩天高樓都存在著造價高、周期長以及進度不穩定的狀態,無論哪座摩天大樓,幾乎都是延期交付的。比如天津高銀117大廈,2008年開工,如今快15年了,竣工時間仍然遙遙無期。比如廈門國際中心大廈,這棟樓更早,在1997年就出了規劃圖紙,后幾經周折,轉手數次,直到現在25年過去了,仍然沒有完全竣工。
要知道,大樓的設計年限以及水泥壽命是50年,像這樣25年過去了,使用壽命最多也只有25年了。而且這種超高樓層,40年以后,誰敢坐在最頂樓呢?此外,摩天大樓未來的維修維護難度大,維修費用高也是無可避免的事實。更關鍵的在于,一旦出現火災這樣的險情,消防云梯根本就夠不到200米以上的高度,營救難度極大。
結語:過去10年時間,其實有很多地標建筑已經削減了高度,大部分原因都是為了減少建造成本,縮短工期。實際上,地標建筑重在特色,并不是一味的攀高,更重要的還是要考慮這棟樓的實用性。代價太高,又沒有實用性,只是增加城市影響的話,那就是典型的面子工程了。而一旦這種工程陷入停擺,反而適得其反,成為一件很丟面子的事情。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