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以及美聯儲加息路徑對大類資產的影響作了梳理。今天單獨聊一聊港股。
之所以把港股單獨拿出來講,一方面是因為香港市場是一個資本自由流動的離岸金融市場,跟A股有很大不同;另一個是我們認為港股處在深度價值洼地,值得單獨聊一聊。
首先,香港的經濟主要是靠金融和地產,香港金管局采取聯系匯率制,也就是港幣盯住美元,貨幣當局承諾保持港幣匯率只能在7.75-7.85區間波動(如果美元/港幣的匯率貶值到7.75以下時,香港金管局要買美元賣港幣來維系匯率,如果美元/港幣的匯率貶值到7.85以上時,香港金管局要賣美元買港幣來維系匯率),也就是說,香港是資本自由流動+固定匯率制,意味著香港的貨幣政策沒有獨立性,它跟隨美聯儲貨幣政策。
所以,很多投資者擔心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后,香港金管局亦步亦趨,會導致香港市場的拆解利率大幅上升,導致港股繼續下跌。這個說法不一定對。從歷史上,上一次美聯儲加息是從2015年12月25日開始的,一直加到2018年,但是港股在加息前期2016-2017年上漲了80%。2018年股市跌下來,一個是因為中美貿易戰對總需求影響比較大;另一個是加息到后期,不斷抬升的利率對總需求抑制效應也開始顯露了。所以,2018年是在兩重因素疊加下,才把股市打下來。
其實,加息股市會跌,降息股市會漲,這個說法本身就不準確。從國際資本流動的角度看,當央行開始加息時,意味著資金成本開始上升,廉價資金沒有了,資金需要找到更高回報的資產。如果資產的回報比較高,足夠覆蓋資金成本,資本當然會去追逐。

2015年,國內發生了股災,上證指數跌掉一半,恒生指數跌了35%,當時恒生指數相對美國國債的超額回報,最高達到940bp,跟2008年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候一樣高。所以,國際資本開始流入香港,香港外匯儲備是大幅增加的。所以,我們去研究市場時,不能只盯著一個因素的變化,資產和負債兩端都要去分析。
現在是什么情況呢?2021年春節以后,A股率先展開調整,港股也跟著下跌,因為很多香港上市的公司說白了主營業務在國內,它跟中國經濟的相關性更高。之后,國內對互聯網平臺公司反壟斷整頓、對教培行業的清理、對地產行業的整頓、對醫藥集采、后面又是疫情擴散。。。多重因素連續疊加,港股被殺的昏天暗地,指數跌了30%,跟2015年跌幅幾乎相當。目前,恒生指數相對美國國債的超額回報達到1000bp,即10個百分點,比2015年還高,真是歷史罕見。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美聯儲再次進入加息周期,資金成本的抬升,會倒逼資本尋找更高回報的資產,港股可能是全球估值最低的市場之一了。
雖然說,不清楚港股最終能不能夠上漲、什么時候上漲、能漲多少,但是就目前的位置看,港股給出了非常好的配置價值和安全邊際。唯一需要的,是一顆耐心。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