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希財網
去年下半年開始,市場上已有商業銀行將要成立理財子公司的消息,目前,超30家商業銀行有意向成立自己的理財子公司,30余家銀行僅有7家獲得了批準。幾個月時間過去了,商業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目前看起來進展比較緩慢,但年底應該能上線一部分,理財子公司成立以后,會給我們理財帶來哪些影響,理財市場會變天嗎?
理財子公司入場券一票難求
盡管有30多家商業銀行對成立理財子公司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從目前來看,申請的通過率并不是很高,目前僅有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與招商銀行等7家銀行獲批成立理財子公司。
從入局門檻來看。理財子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為10億元人民幣,甚至有一些銀行準備出資50億至100億元人民幣作為啟動金。對于一些大銀行來說,這點錢不算什么問題,但對于中小銀行來說,要一次性拿出這么多注冊資本金還是有不小難度的。
從銀行資質來看。銀行成立的理財子公司,應該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資管公司,合理合規的開展業務是第一要素。在銀行資管實力上面來看,中小銀行處于弱勢地位,況且現在理財子公司處于起步階段,監管層出于穩定市場的角度考慮,限制一些中小銀行入場也是非常合理的。
自從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以后,成立理財子公司既是為了方便監管,也是因為銀行迫切的需要在資管這一塊轉型。那么理財子公司成立之后,會對理財市場產生哪些影響呢?
理財市場會變天嗎?
商業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除了銀行目前理財產品這一塊的業務可能會獨立出去,還會帶來哪些變化呢?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1、產品種類的變化。購買過銀行理財產品的朋友相信都有一些了解,目前的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大多都是固定收益類的產品,凈值型、或者說一些其它金融標的產品占比并不是很多。成立理財子公司以后,理財產品將會更加多元化,大家可供選擇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2、購買門檻降低。目前大部分的銀行理財產品購買門檻為5萬元,極少數的產品1萬元起購。從目前已有的資料來看,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以后,產品門檻將會降低很多,一些中小投資者也能將自己的資產交由這些專業人士來打理了。
有人擔心,銀行將理財這一塊的業務完全獨立出去以后,購買產品的安全系數會降低,這個顧慮在希財君看來是多余的。首先,理財子公司是銀行花了比較大的代價成立的,監管審核嚴格,沒有一定的實力拿不到牌照。其次,銀行只是將資管部分分離出去了,現有的產品并不會退出舞臺,有顧慮的朋友可以考慮購買這些產品。因此成立理財子公司,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還是好處多多的。
目前資管行業百花齊放,券商、保險等其他金融機構對資管市場虎視眈眈,如果銀行保持現狀不做出一些改變的話,那么它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只會越來越弱。成立理財子公司,也許就是在向市場宣布,銀行也在改變,且能做的更好。
作者:李閏/審核:趙溪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銀行資管只是目前理財市場的一環,現在投資理財的方式多種多樣,讓人眼花繚亂,但在選理財產品的時候,大家可不能亂,投資前學習一些知識可以讓你繞過很多坑哦!投資前必須知道的事 - 理財課堂_希財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