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述專題中,筆者重點科普了技術分析的主要流派,并對切線分析做了延伸。本專題,筆者將重點帶大家了解一下典型的技術形態分析的主要形態,以便讀者朋友們更全面地了解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的全貌。
一、技術形態是什么?
在技術分析中,隨著K線根數的增加,當我們將大量的K線納入觀察對象時,我們發現會形成一條上下波動的證券價格曲線,該曲線就是價格在這段時間移動的軌跡,它會呈現為各種規則或不規則的圖形。不同于專題六,先前的K線組合形態主要論述1根、2根、3根、5根的K線組合,而在本專題中,我們重點討論一大堆K線的組合;
這種一大堆K線圖所呈現出來的各種規則圖形就是技術形態。它可以分為反轉形態和整理形態兩大類。
二、什么是K線圖的反轉形態?
K線圖的反轉形態是指K線平衡被打破之后,價格波動的方向與平衡之前的價格方向相反的技術形態。反轉形態有頭肩形態、雙重頂、圓弧形態和V形反轉等;
(一)頭肩形態
在股價的變動過程中,如果形成連續3次的起落,從而構成一個頭和兩個肩的形態,我們就稱之為頭肩形態。我們把3次起落的底部連結起來,形成“頸線”;
(二)雙重頂(底)形態
雙重頂(底)形態如其名,也有人稱之為“M字頂”和“W字底”。當股價走勢出現連續2次的頂部、底部的時候,往往是變盤的信號。
(三)圓弧形態
圓弧一詞源于初中數學,當股價走勢呈現出如圖所示的“圓弧”狀形態時,往往意味著股價要面臨一輪新的反轉。圓弧形態有兩種,分別為“圓頂型”、“碗底型”。
(四)V型反轉

V型反轉,即指在股價變動的底部,出現“V”字形態的轉折,它的出現通常伴隨著消息面的重大變化,V型反轉的時間間隔較短,通常為1—2個交易日。
三、什么是K線圖的整理形態?
整理形態則是指形態被突破后價格波動的方向與形態突破之前的運行方向相同的技術形態。整理形態主要有三角形態、矩形形態、旗形形態、楔形形態4種。
(一)三角形態
三角形態的形成至少需要六個點,即三個不斷下移的高點和三個不斷上移的低點。三高點的連線是一條阻力線,三低點的連線是一條支撐線。三角形態包括“向上三角形”和“向下三角形”兩種,兩者的核心區別在于對稱三角形的高點連線是向上還是向下傾斜。
(二)矩形形態(也稱之為“箱體”)
矩形形態,指的是股價在運行過程中,總是在某個箱體中間的位置持續來回震蕩,形態的高點連線與低點連線是兩條相互平行的直線,在形態形成過程中成交量逐漸縮小。矩形形態最終的演變,關鍵看K線圖在箱體的末端最終選擇向上還是向下突破,從而決定個股未來方向。
(三)旗形和楔形
旗形和楔形的形態較為接近,有時候楔形也稱之為“第二個旗形”,在這里筆者合并在一起討論。
旗形的形態,就像是一根旗桿,旗形出現前應先有旗桿,這是由于價格作直線運動形成的,旗形的形態方向與股價運行方向相反。旗形形成前后,成交量往往很大;在旗形形成過程中,成交量從左到右逐漸減少。而在旗形突破后,漲跌幅度相當于旗桿的高度或形態的寬度。
以上就是技術分析典型的技術形態分析中,反轉形態與整理形態的主要內容。讀者朋友們,你們看懂了嗎?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問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