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DDM模型的一些論述
股利貼現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簡稱DDM,是一種最基本的股票內在價值評價模型,是理解股票資產定價的重要基礎,是投資的基石。DDM模型告訴我們,股價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企業盈利、市場流淌性和風險偏好三個方面。投資股票,假如連股價的影響因素都不明白,那么基本上可以斷定,你不會賺到錢。
二、DDM模型的計算公式
DDM模型的計算公式如下公式一:
其中,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Rs就是投資回報率。
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代入到上述公式,就可以得到公式二如下:
通過公式二,我們就基本上可以捋清晰股價的三個影響因素了,分子端股利和增速,指的就是公司的基本面因素,或者說是企業盈利因素,分母端Rf指的是無風險利率,一般認為代表的是市場流淌性。Rm-Rf指的就是風險溢價,或者說是風險偏好,代表的是一種市場情緒。這樣通過公式分解的辦法,我們基本上清晰地看到了影響股價的三個基本因素。

現實上,DDM不是一個模型,而是一個投資研究的框架。我們以至都可以不用繁瑣的計算公式,直接用文字就可以直接表述DDM模型:
更甚者,我們都可以忽略公式,直接記住:影響股價的主要因素有三個,分別是企業盈利、市場流淌性、風險偏好。
三、關于第四個影響因素
陳顯順等策略分析師還提到第四個影響因素,即風險評價,并認為風險評價和風險偏好是兩個獨立的變量。指出風險評價是指市場風險的大小,是客觀世界的事實存在,用“市場搭配(全A指數)波動率”來刻畫。伴著對股價有沖擊的利空事件落地,不確定因素走向確定,市場潛在波動率就出現了下降。風險偏好反映是人們對風險的厭惡程度,“偏好”的實質是效用函數,反映的是人們內心主觀世界的喜好,其實是對市場情緒的一種描述,可以用漲停個股數量等進行表述。認為,風險評價先于風險偏好釋放出反彈信號。
這是一種偏左側的交易策略,風險評價下行確實是一個積極的先行信號,但是也很輕易造成誤判。在下跌過程中的短期停頓可能只是下一波下跌的開始,在沒有上漲的力量推動之前,或者說在風險偏好沒有根本上改變之前,僅憑借風險評價的升高就行動還具有較大的冒險性。
來源:雪球-查理齊陽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