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節調研見聞#
春節立刻就到了,和大家聊聊在上海的見聞,最近發現會投資理財對相親還挺重要的,不得不說,上海這次又走在了海內最前列。
年底相親氛圍忽然濃起來了,單位有個同事和我吐槽現在相親要求太多,昨天本來有場相親,看資料感覺對方還不錯,對方要求諸如上海本地人、有新居、有車這些都還好,但有個條件直接把同事整懵了,還要求肯定要會理財。
同事想臨時抱佛腳,讓我簡樸科普一下理財知識,別到時分見面談到理財什么都不明白,場面太尷尬。
聽完同事這經歷,感覺最近幾年大家對理財的接受度和承認度似乎提升了不少,以前炒股理財根本不入流,假如相親的時分你說自己是炒股的,直接就pass了,現在倒有點反過來的味道,假如不會投資理財反而會減分。
按理說同事這條件怎么也算的上中產,小伙子一表人才,假如兩個人眼緣到了基本就成了,但這女方家里肯定要求男方有理財能力,讓同事挺煩心的。
同事無奈地說他和那個姑娘之間就只差一個10%的理財收益,我和他開玩笑說假如球友明白你這事,估計都要沸騰了,10%大家根本看不上,至少20%起步,白富美穩穩當當娶回家。
會投資理財有多重要?
我覺得相親只反映了冰山一角,未來投資理財會是海內居民儲蓄中的絕對主角,現在不過剛剛起勢,資產的增值有兩個比較常規的途徑,一個是工作收入,另一個就是投資理財。
前段工夫看到一個統計,海內資產配置多數以保守的銀行融資為主,雖然大的可投資資產規模很大,但城鎮居民收入的80%用于房地產,20%用于金融資產,而這20%的金融資產中,投資的比例并不是很大,我覺得未來居民儲蓄會逐漸向投資理財傾向。
記得之前上海就有個丈母娘招女婿有類似要求,前幾年一位阿姨開出征女婿貼,要求男方具有3年以上金融投資相關經驗,理財搭配年化收益10%,可提供交易記錄、業績證實優先。

記得當時有個阿姨很不服氣的來了句:“懂理財了不起啊,我兒子工資好幾萬。”
但這個阿姨給出了投資界教科書級別的反擊:“工資只能決定下限,理財才能決定上限,現在掙多少錢不重要,我看重的是十年后能掙多少錢。”
不得不佩服阿姨這格局,問題是這樣的要求放眼全國都鳳毛麟角。
我們來簡樸來分析一下阿姨這個10%投資收益到底有多難。
有幾條數據標準線供參看,巴菲特長期年化收益率在20%左右,M2目前是一年8%左右,GDP一年6%左右,銀行貸款利率6%左右,十年國債利率在3.2%左右,貨幣基金2.5%左右。
上屆知明星士郭某曾經說過: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預備損失全部本金。
看看,雖然10%也就一個漲停板的事,但長期年化10%真不輕易。
我盤點了一下10年年化收益超過10%的基金經理,目前公募經理2400位左右,符合“雙10”的只有45位,治理資產100億以上并且符合“雙10”的的只有18位。
海內基金經理見到上海阿姨招婿要求估計都發愁,也不明白阿姨這女婿現在有沒有招到,大家對照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娶到上海姑娘。
@今日話題@雪球創作者中央$伊利股份(SH600887)$$美的集團(SZ000333)$$中遠海控(SH601919)$
來源:雪球-評研閣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