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合并來看,正常情況下,美國加息并不一定意味著人民幣匯率貶值、股債雙殺的局面。如果出口在回落的上能保持韌性,那么人民幣也將維持雙向波動,這為中國寬松的貨幣政策提供了條件,A股也將獲得較好的資金環境。
最近市場有所升溫,大家的情緒逐漸緩和下來。在這期間,地產、煤炭、中藥、基建、金融、元宇宙等等都相繼有一些可持續的行情。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美國加息到底對A股有多大影響。
目前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從疫情發生以來的底部0.5上漲至目前的2.3%,漲幅超過180個基點,在今年美聯儲6次加息的指引下,未來美國10年期國債或許還會突破3%,這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在經濟學里面,一價定律是被廣泛承認的經濟規律。如果兩個地方類似商品的定價出現巨大的差異,(比如同樣的iPhone13 北京賣8000上海賣5000,)那么就會出現眾多的套利者,被利益所驅使進行交易,最終將差異縮小到無利可圖的地步。
所以應用在外匯市場就是利率平價理論,是指當兩個實力相當的國家基準利率相差過大,那么資金就會從低利率的地方流向高利率的國家,使得兩國的匯率市場供需出現變化,實現匯率再平衡。
相信經歷過2015年股災的朋友,應該能知道,在利率、匯率和通脹率三率中,最重要的就是匯率,匯率是一定要保住的。為什么?因為匯率是代表了信心,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相對其他國家的長期競爭力與預期。
直白一點就是,匯率是最不能出問題的,肉可以爛在鍋里,里子可以不要,都是人民內部的事情,但是面子一定要兜住,歷史上看,大部分金融危機伴隨的都是匯率的大幅貶值。
匯率的貶值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輸入型通脹、外債徒升導致企業破產,外資出逃,利率被迫提高,股債雙殺,經濟危機等等恐慌性問題,且這又會形成惡性循環,就類似暴跌的股票,形成多殺多局面。
那么我們前瞻性的來看,美國持續的加息和高通脹,會導致人民幣貶值嗎?答案是,不一定。
復盤2010年以來的中美利差和匯率走勢,目前來看中美10年國債收益率的利差(中國國債收益率-美國國債收益率)已經降至2010年以來的新低,一般而言會產生境外資金流出的壓力,這在2015年8月匯改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后,出現過兩次利差降低,人民幣貶值的情況。
但2019年3月后,中美利差與人民幣匯率開始同向波動,呈現利差擴大,人民幣走弱以及2020年6月后利差縮小,人民幣匯率強勢升值的同向波動。
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出口波動對經常性賬戶的貿易盈余進而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具體來說就是出口走弱,匯率貶值,出口增強匯率升值)。
因此,中美利差的持續下行并不必然帶來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只要出口能維持在一定增速水平,人民幣匯率便不會出現持續貶值的壓力。未來人民幣匯率或許更多是雙向波動的震蕩為主。
所以只要外需還能保持一定增速,在中國日益增強的國際競爭力背景下,貿易順差將持續為人民幣提供穩定器的作用。國內貨幣政策也將體現“以我為主”的獨立貨幣政策,為金融市場提供寬松的貨幣環境。
來源:生活資訊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