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在合約實物交割物流標準化方面尚不完善,嚴重限制了套期保值交易,導致期貨逼倉事件頻頻發生。完善交割制度和交割服務體系,實現交割的物流標準化,是期貨連續性均衡交易的基本保障。
實物交割是規范期貨與現貨市場的基礎。忽視交割環節,放松交割管理,是我國期貨市場由開始時的熱衷于過度投機到對期貨市場失去信心的重要因素。從國內外期貨市場的運行情況看,實物交割對期、現兩個市場均具有明顯的影響和制約作用。實物交割既是聯接這兩個市場的紐帶,也是期貨市場得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期貨合約可以用來交割現貨,合約本身的價值才得以驗證,如果失去了實物交割功能,期指合約也就失去了依存基礎。
實物交割對期貨以及現貨價格的趨同性,對期貨交易發現價格以及規避風險兩大功能的實現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建立期貨市場的初衷和目的,是解決現貨市場中的供需脫節和不規范的問題。
利用期貨市場的兩大基本功能為現貨流通服務,促進現貨市場的積極發展,而不是脫離現貨市場或取代現貨市場。只有理順了實物交割環節中的各種關系,才能促進期貨市場功能的實現,也才能為現貨市場起到示范和服務作用。
鑒于中國目前所處的歷史階段及金融體制狀況,政府將發展期貨市場的政策選擇目標定為“以商品期貨為主”,嚴格控制金融期貨交易。中國期貨市場與國際期貨市場相比,具有更多的商品市場性質,這就要求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更貼近,進而要求實物交割與現貨價格、現貨商品質量、現貨供求關系聯系得更為密切。
物流標準化是實現實物交割的基礎。人們將物流標準化通常理解為倉儲管理標準化、裝卸作業標準化、運輸作業標準化、計量標準化、進出庫檢查標準化等。在這些方面,我國國有大型儲備庫和專業庫雖然還須努力,但畢競已有較好的基礎。
對于期貨合約交割來說,還有更深層次的標準化,如實物交割標準品的標準化、交割價格升貼水標準化、定點倉庫布局標準化、交割成本管理標準化等。
這些標準化內容看似與物流無直接關系,但卻發生在物流領域,是期貨合約實物交割物流的實質性內容,直接關系到合約交割和期貨交易的成敗。如何實現期貨合約實物交割物流標準化,是期貨交易所和國有大型倉庫共同面臨的課題。
以上就是關于中的交割制度。
來源:全球財富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