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固定匯率后,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均不會受到因匯率變動而帶來的危害。所謂浮動匯率制,就是各國政府不規定本國貨幣的含金量,不維持本國貨幣對外匯價,完全聽任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匯率的制度。
浮動匯率給從事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風險。這種風險主要有商業性和金融性的匯率風險。如何回避這個風險,最好的辦法是利用期貨交易的套期保值。這就是為什么到70年代才產生外匯期貨的原因。
外匯期貨交易就是在交易所內,交易雙方通過公開叫價.買賣在未來某一日期、根據協議價格交割標準數量外匯的合約的交易。第一例外匯期貨交易是1972年在美同芝加哥向村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分部進行的。外匯期貨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使世界上從事貿易和金融者能夠籍此轉移匯率風險。1982年英國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也開始了外匯期貨合約的交易。以后,澳大利亞等國也仿效建立了外匯期貨交易市場。外匯期貨交易的操作過程與商品期貨交易是相同的。
國際貨幣市場成立時經營6種外匯期貨合約,即英鎊、加拿大元、聯邦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國法郎。這6種外匯期貨合約的標準除交易單位、最小變動價格和每日價格最高的波動限制不同外,在合約的其他規格上基本相同。
歐洲美元是指美國境外的所有美元存款,一般泛指各主要世界銀行在倫敦分行中的美元帳戶余額。它的產生是本世紀50—60年代世界政治局勢日趨緊張的結果。當時的蘇聯、東歐國家以及中國擔心有朝一日,美國可能凍結相沒收他們在的美元存款。為防止出現此種可能,蘇聯將其美元存款從紐約轉移到倫敦和其它歐洲金融中心,由于這一資金的轉移活動是通過設在巴黎的蘇聯銀行(歐洲銀行)完成的,故稱歐洲美元。
? ? ?3個月期歐洲美元期貨合約的規格如下:
交易單位:本金為l00萬美元,期限為3個月的歐洲美元定期存款;
最小變動價位:每合約約25美元;
每日價格最大波動:無限制;
合約月份:3、6、9、12和現貨月份;
最后交易日:從合約月份第三個星期三往回數第二個倫敦銀行工作日。
以上就是關于外匯期貨交易的簡單介紹。
來源:全球財富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