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算單位在進行結算時,一旦買賣雙方的認定卡相符時,交易雙方的會員經紀商之間即不相關,而各自對結算單位負責。換句話說、結算單位既對買方負責,成為買方的賣方;又對賣方負責,成為賣方的買方。
通過這一體系,買賣的沖銷即便于進行,因為交易者不必得到原始交易者的同意就可以再進行買賣交易。由于交易認定卡上只有會員經紀商的名字,而沒有客戶的名字,因此,結算的結果是由會員經紀商對結算單位負責合約的履行,而不是個別的客戶,客戶的責任完全是對他的經紀商而已,對交易所或結算單位客戶并無責任。
當交易完成時,經紀商負責向客戶收取保證金,然后存入結算單位,以作為履約的保證。最低保證金的數額是由結算單位規定。結算單位對于保證金的管理相當嚴格,每日交易結束后,結算單位即以收盤價格計算出每一交易合約的凈值。
如果凈值減少,結算單位就會立即要其會員補足。就個別交易者而言,當價格變動的結果,對他不利時,如果保證金數額低于原始保證金,但高于維持保證金時,他不必補交;但如果低于維護保證金時,則他必須再存錢,以補足至最低原始保證金時為止。
一般說,期貨交易中提運實際商品的情形相當少,但是如果有實際商品提運發生時,結算單位要負責執行。通過結算單位,商品的交割可以簡化許多。例如,某甲交易者將某期貨合約賣給乙交易者,乙交易者又賣給丙,如此輾轉下去。
如果到了第一個交割通知日時,甲發出交運實際商品的通知,由于有結算單位,甲就不需將通知給乙,乙再轉給丙,甲只要將通知給結算單位,而結算單位即根據其記錄,將通知轉給最后一位承購該合約的交易者,由其負責交運。而中間的交易者由于買了又賣出,買賣沖銷的結果是與提運已毫無關系。
結算的辦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期貨交割日之前進行買賣平倉;另一種是到交割日內期貨轉換為現貨交收,后者的情況一般不會發生。
對銷的期貨合約必須是相同的商品期貨及相同的合約張數,而且須通過一個交易所。在結算時,經紀人將從客戶的盈虧中扣除傭金。盈利或虧損的計算方法是:
1.買空(多頭)
利潤或虧損=(對銷價—購入價)×合約張數×合約單位—總傭金
例如某交易者以每盎司8.5美元購進5月份紐約交易所白銀合約50張,每張合約5000盎司,傭金30元,5天后,5月期合約很快漲至每盎司9.2美元時平倉,其所獲利是
(9.2—8.5)×50×5000—(50×30)=173500美元
2.賣空(空頭)
利潤或虧損=(拋空價—對銷價)×合約張數×合約單位—總傭金。
例如某交易者以每公斤68港元在香港期貨交易所拋空大豆100張合約,每張合約250公斤,3天后大豆價回升到每公斤70港元時平倉,每張合約傭金20港元,其虧損為:
(68—70)×100×250—(100×25)=—47500港元
以上就是關于交易訂單的簡單介紹。
來源:全球財富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