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漲跌停板
實行能跌停板制度,對期價的沈跌幅度進行限制,有利有弊。其有利之處在于;保障期市公平、公開、公正交易,抑制朗價的提濃暴跌,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其不利之處在于:
(—)期貨市場是價值規律作用較大的市場,人為限價難以反映市場供求矛盾,使期市價格發生扭曲;
(二)固定的漲跌停板制度造成投資者預期的一致,使期市操作彈性小;
(三)停板制并未消滅風險,只是隱藏了風險,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加大了風險。投資者應尤其注意這一點。比如,某主力多頭為了拉高某商品期貨合約,開盤就將價位打到漲停板,這就使得有賣單的空頭不能出場。若多頭連續拉幾個能板,則空頭就會暴倉,多頭就會嫌取暴利。同樣主力空頭也可能連續打幾個跌停板,不讓多頭跑掉,達到“關門打狗”的目的。
二、違約
由于種種原因,到最后交割日時,多頭或空頭沒有平倉出場,但他們又不準備交貨或接貨,或沒有能力交貨或接貨,這就出現了違約。如果多頭或空頭就準備接貨或交貨而對方出現違約,使貨接不到或交不出去,就出現違約風險。一般情況下,交易所將出面協調,或支付違約金或協議平倉。但也有達不成一致意見的,那就會出現訴訟的可能。
三、逼倉
逼倉是期貨市場所發生的最具災難性的事件,是市場操縱者慣用的手法之一。逼倉是指投機者在期貨市場運用其所占有的壟斷地位來扭曲正常狀態下的均衡價格的行為。目的是賺取巨額的壟斷利潤。逼倉的手法多是利用資金實力,按照預想的方向哄抬價位,從而使非主力慘敗暴倉,憤然出場,從而嫌取差價。
操縱者可能是一人所為,也可能是多人聯手。若向上哄抬價位,目的是拼命拉高價格,讓空頭難以用實貨交割,或即使有實貨交割,但沒有弱余資金補倉頂浮虧,只能砍倉出局.這被稱為“多逼空”。若操縱者向下打壓價位,目的是拼命壓低價格.讓多頭沒法接貨或沒有足夠保證金作補倉,只有砍倉出局,這被稱為“空逼多”。
逼倉有時成功但有時也會慘敗。一般地說,無論是“多逼空”,還是“空遏多”,除了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外,還必須有基本面的密切配合,否則只能是失敗的。也就是說。順應大勢作單”這句名言,對逼倉者也是實用的。
有一點需要牢記的,無論遏倉者是成功或失敗,都不要逆莊家方向作單,不然將會全軍覆沒。
來源:全球財富網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