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紅棗價格暴跌?紅棗為何跌破成本價?
近段時間,紅棗價格持續下跌,跌幅驚人,引發業內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為何紅棗價格會如此暴跌?
產能過剩
近年來,隨著紅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和技術的進步,紅棗產量大幅增加。據統計,2022年我國紅棗總產量約為600萬噸,創歷史新高。然而,市場需求并沒有隨之增長,導致供過于求。
庫存積壓
由于產能過剩,紅棗庫存不斷累積。據農業農村部數據,截至2023年7月,我國紅棗庫存量已達100萬噸以上,遠超市場需求量。庫存壓力較大,迫使棗農和經銷商大量拋售紅棗,導致價格下滑。
進口沖擊
近年來,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紅棗進口量逐年增加。國外紅棗,如阿聯酋紅棗等,以其高品質和較低的價格,對國產紅棗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進口紅棗的競爭,加劇了國內紅棗市場的供需矛盾。

市場波動
受疫情、通脹等因素影響,紅棗消費市場出現波動。消費者購買需求減少,紅棗價格自然下滑。此外,紅棗作為一種農產品,價格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在收獲季通常價格較低。
成本上升
盡管紅棗價格持續下跌,但其生產成本卻在不斷上升。人工費、肥料、農藥等投入不斷增加。隨著成本上升,棗農的利潤空間被壓縮,不得不降低紅棗售價以維持經營。
跌破成本價
綜合上述因素,紅棗價格一路下跌,甚至跌破成本價。據了解,目前紅棗收購價格約為每公斤4-5元,而其生產成本卻高達6-7元。棗農嚴重虧損,經營困難。
紅棗價格暴跌,短期內難以扭轉。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介入,采取措施支持紅棗產業健康發展。通過調整種植結構、促進產品深加工、擴大市場需求等方式,穩定紅棗價格,保障棗農收益。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