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為什么不好著?焦炭為什么難以點燃?
焦炭是一種通過煤炭在高溫(約1000-1300攝氏度)下缺氧干餾得到的固體燃料。由于其高碳含量和低揮發分,焦炭具有難以著火和燃燒緩慢的特性。
不良著火性
焦炭的不良著火性主要歸因于以下因素:
高密度和低孔隙率:焦炭具有致密的結構和較低的孔隙率,這意味著它缺乏可以容納和釋放揮發物的孔隙。
低揮發分:焦炭的揮發分含量很低,這限制了其早期釋放可燃氣體的能力,這些氣體對于著火至關重要。
高熱容量:焦炭具有很高的熱容量,這意味著需要大量能量才能使其溫度升高到著火點。
困難燃燒
一旦焦炭著火,它仍然難以持續燃燒,原因如下:

氧氣限制:焦炭的高密度結構限制了氧氣滲透到內部,阻礙其燃燒。
低反應性:焦炭的含碳量很高,而碳是一種反應性較低的元素,這導致其燃燒緩慢且不完全。
結焦:在燃燒過程中,焦炭表面的不完全燃燒會產生焦狀殘留物,進一步阻礙氧氣的進入和燃燒效率。
提高著火性的措施
為了改善焦炭的著火性,可以使用以下措施:
預熱:在著火前預熱焦炭可以降低其熱容量并提高其溫度。
增加氧氣供應:使用風機或鼓風機增加焦炭燃燒區域的氧氣供應。
添加助燃劑:添加易燃物質,如煤油或柴油,可以幫助點燃焦炭。
使用引火物:使用諸如木屑、紙張或木炭等易燃材料作為引火物,可以幫助啟動焦炭燃燒。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