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新合約的價格怎么來的?
期貨新合約價格的制定是一個涉及多種因素的復雜過程,主要取決于:
1. 標的資產的現貨價格:
新合約通常以標的資產的現貨價格為基礎,并在現貨基礎上加入一定的溢價或貼水。
2. 市場供求關系:
如果市場對新合約的需求大于供應,則價格會上漲。相反,如果供應大于需求,價格將下跌。
3. 期貨交割規則:
不同的期貨合約有不同的交割規則,例如交割日期、交割地點和交割方式。這些規則會影響合約的價格。
4. 利率因素:
利率水平會對期貨合約的價格產生影響。利率上升會導致現貨價格貼水,而利率下降則會導致現貨價格溢價。
5. 市場情緒:
市場對未來價格走勢的預期也會影響期貨新合約的價格。如果市場預期價格上漲,新合約的價格也會上漲。
6. 季節性因素:
某些標的資產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導致需求和供應在不同時期發生變化。這些因素也會影響新合約的價格。

7. 監管因素:
政府和監管機構的政策和法規也會影響期貨新合約的價格。例如,價格上限或下限可能會限制合約價格的波動。
期貨新合約價格的制定步驟:
1. 市場調研:
交易所會進行市場調研,收集有關標的資產、市場供求關系和市場情緒的信息。
2. 確定基礎價格:
交易所基于現貨價格、市場供求關系和期貨交割規則,確定新合約的基準價格。
3. 設定溢價或貼水:
交易所根據利率因素、季節性因素和市場情緒,設定新合約相對于現貨價格的溢價或貼水。
4. 發布合約規格:
交易所公布新合約的規格,包括合約大小、交割日期和交割方式。
5. 市場參與者的報價:
在合約上市后,交易者、套期保值者和其他市場參與者會提交報價,根據供求關系確定新合約的最終價格。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