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之心是什么意思?你真的知道什么才是“拳拳之心”嗎?
“拳拳之心”一詞出自《詩經·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勞瘁。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后演繹為成語,比喻真誠恭敬的心意。
“拳拳”一詞最早見于《詩經·小雅·蓼莪》,意為拳拳服膺,恭敬順從。在《詩經》中,“拳拳”常與“父母”連用,表示子女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漢代以后,“拳拳之心”逐漸脫離了親子關系,泛指真誠恭敬的感情。如《后漢書·鄭玄傳》記載:“玄幼而好學,博覽經籍,學無常師。每得一書,未通輒解,若有所得,則拳拳服膺,終身不忘。”這里,“拳拳之心”指鄭玄對知識的渴望和尊崇。
到了近代,“拳拳之心”的含義進一步擴大,不僅僅指對親人或恩師的感情,還可以指對國家、民族或理想的忠誠和熱愛。如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寫道:“我的‘拳拳之心’,是十分顯明的,但我卻懼怕辯解,因為反詰者往往是強有力的。”這句話表達了魯迅對中國人民和革命事業的拳拳之心。
綜上所述,“拳拳之心”是指真誠恭敬、不畏艱難、至死不渝的情感。它不僅體現在親子之情上,也體現在對恩師、國家、民族或理想的熱愛上。拳拳之心是一種高尚的情懷,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和繼承。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