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對商品期貨價格的影響
(一)對財富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商品期貨價格
通貨膨脹對財富的影響分成兩類:一類是價格可變資產,它們隨時可以按照現行價格出售;另一類是金額固定的資產。理論上講,在通漲過程中,價格可變資產的實際價值不會產生變化,而金額固定資產價值卻會不斷下降。同時由這個命題延伸的論點是,債務越多,從通貨膨脹中獲利就越大。簡單的說,在通貨膨脹過程中,除了錢,一切資產的價格,都會保持在一個長期上漲的趨勢中,持有資產的人會變得富有,而持有存款的人就會像被“洗劫”。
因此,在通貨膨脹來臨的時候,存款會開始大量出逃,自發的尋找最好的資產投資項目,這時,包括房產、股票、期貨市場都成為避難的場所,這一結果客觀上擴大了商品期貨市場的融資和影響力,同時伴隨著商品價格上漲趨勢的延續,這些資金實際上成為了商品期貨市場價格上漲的強大動力之一。
(二)對商品期貨品種的影響
通貨膨脹對商品價格有一個漸進傳導的過程,首先是基本生產資料,如工業品,能源,貴金屬,因為這些品種再生能力弱,有一定的稀缺性為背景,接著它會向再生能力較強的農產品傳導,這是由于農產品本身的周期性延后了這個傳導過程,但是通貨膨脹的傳導必然在消費資料上體現出來。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農產品的再生能力,使得農產品的價格在整個商品市場的價格體系中嚴重偏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比價問題。需要農產品依賴未來供不應求的根本動力啟動上漲步伐,而通貨膨脹是對其上漲的一種更大的推動作用,因此這也是目前的國際基金和投資大師所倡導的“農產品上蘊涵著巨大的投資機遇”的根源。
(三)對遠期價格預期的影響
當然商品期貨的價格影響根本因素來源于其基本面的因素,如果沒有根本因素的推動,資金力量也是徒勞的。目前的農業品幾乎都面臨著一個同樣的問題,遠期供應匱乏和需求強勁的預期與目前供應相對充裕,需求低迷的矛盾。這一矛盾理論上會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得到解決,特別是需要大量進口的大豆這一品種,隨著供應匱乏的強力支撐和近期不斷炒作天氣的推動,CBOT的大豆將進入強勢上漲,由此帶來的進口成本的提高傳導到國內,同時配合將來下游需求的啟動,大豆價格必將進入一個歷史高位。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