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2021年為例,分析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的上市時長,同時也比較一下注冊制和核準制的效率。
各板塊排隊時間概況
據統計,2021年度A股IPO首發上市公司數量總共有483家(不含北交所),其中,注冊制IPO上市企業共計361家(科創板162家、創業板199家),核準制IPO(即主板)共計122家。
注冊制IPO審核流程:受理→審核問詢→上市委審議→報送證監會→證監會注冊→發行上市
核準制IPO審核流程:受理→反饋會→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核準發行
(注:由于核準制和注冊制的審核流程不一致,為便于統計和直觀,統一將IPO審核過程分為:受理到上會,過會到批文,批文到上市三個階段。)
來到板塊的內部,排隊時間是如何錯落分步在各環節的呢?
1、科創板
2021年科創板IPO排隊時長為330天,全年新增的上市公司共計162家。新增的162家企業在科創板IPO過程中:
受理到上會用時168天;
過會到提交注冊用時59天;
提交注冊到同意注冊用時64天;
同意注冊到上市用時44天;
2、創業板
2021年創業板IPO排隊時長為368天,全年新增上市企業共計199家。新增的199家企業在創業板的IPO排隊過程中。
受理到上會用時174天;
過會到提交注冊用時76天;
提交注冊到同意注冊用時74天;
同意注冊到上市用時43天。
3、主板
2021年主板IPO排隊時長為574天,全年新增主板上市企業122家。新增的122家企業在主板IPO過程中,
受理到預披更新用時289天;
預披更新到上會用時166天;
過會到獲取批文用時86天;
批文到上市用時33天。
各板塊綜合對比分析
那么以板塊為基準對比,主板和科創板,創業板之間差距大嗎?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各板塊IPO排隊時長對比:
在各板塊的IPO排隊時長看,速度最快的為科創板,平均IPO排隊的時間為330天;
其次是創業板,時間為367天;
最慢的為主板,排隊時間達574天,相當于科創板加創業板兩個板塊的排隊時長。
這也側面證明了主板在審核上的嚴格程度與科創板和創業板相比,要高的多。
其次,各板塊在不同環節的排隊時長分布情況看:
最直觀的情況是主板,那個受理到預披更新這個環節的等待時間特別長。
而這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反饋時間,申報到預披露更新階段是預審員審核的主要時期,反饋時間受證監會審核政策影響較大;另一方面是反饋難易程度,不同企業規范程度不同,因此反饋次數和反饋問題的解決時長存在較大差異,不少企業在審核期間出現問題導致上市延誤,包括并不止商標技術存在糾紛訴訟、性質較嚴重的違法行為、產品質量出現重大問題、同行業企業相比存在異常等,這些問題未必會對企業造成實質性障礙,但容易拖慢上市進度。
科創板與創業板的申報時長各個環節都分布的比較均勻且相似。但總的來說,相比之下科創板從申報到上市的速度都要比創業板略快一些。
而這種均勻和相似也體現在各板塊頭部尾部的申報時長差上。
三個板塊的頭尾部差從高到低分別為:
主板(1893天)大于創業板(365天)大于科創板(362天)。
其中創業板和科創板的申報時長的頭尾部差距非常接近,而主板的起伏則與另外兩個板塊背道而馳,最快的比前兩個板塊更快,最慢的甚至比兩個板塊的存在時長都長,深刻演繹出了過山車般的申報差。
董秘俱樂部緊緊圍繞如何推動企業更好的利用資本市場這一核心主題,以互助成長和價值共享為理念,以投行大咖,資深會計師、律師,優秀投資人,上市公司金牌董秘、財務總監、董事長等導師團為依托,通過知識研習、深度訪學、講座交流和資源對接等線上線下形式,助力俱樂部會員快速成長,資源共享,打造成為中國卓越的資本精英俱樂部。
我們以2021年為例,分析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的上市時長,同時也比較一下注冊制和核準制的效率。
各板塊排隊時間概況
據統計,2021年度A股IPO首發上市公司數量總共有483家(不含北交所),其中,注冊制IPO上市企業共計361家(科創板162家、創業板199家),核準制IPO(即主板)共計122家。
注冊制IPO審核流程:受理→審核問詢→上市委審議→報送證監會→證監會注冊→發行上市
核準制IPO審核流程:受理→反饋會→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核準發行
(注:由于核準制和注冊制的審核流程不一致,為便于統計和直觀,統一將IPO審核過程分為:受理到上會,過會到批文,批文到上市三個階段。)
來到板塊的內部,排隊時間是如何錯落分步在各環節的呢?
1、科創板
2021年科創板IPO排隊時長為330天,全年新增的上市公司共計162家。新增的162家企業在科創板IPO過程中:
受理到上會用時168天;
過會到提交注冊用時59天;
提交注冊到同意注冊用時64天;
同意注冊到上市用時44天;
2、創業板
2021年創業板IPO排隊時長為368天,全年新增上市企業共計199家。新增的199家企業在創業板的IPO排隊過程中。
受理到上會用時174天;
過會到提交注冊用時76天;
提交注冊到同意注冊用時74天;
同意注冊到上市用時43天。
3、主板
2021年主板IPO排隊時長為574天,全年新增主板上市企業122家。新增的122家企業在主板IPO過程中,
受理到預披更新用時289天;
預披更新到上會用時166天;
過會到獲取批文用時86天;
批文到上市用時33天。
各板塊綜合對比分析
那么以板塊為基準對比,主板和科創板,創業板之間差距大嗎?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各板塊IPO排隊時長對比:
在各板塊的IPO排隊時長看,速度最快的為科創板,平均IPO排隊的時間為330天;
其次是創業板,時間為367天;
最慢的為主板,排隊時間達574天,相當于科創板加創業板兩個板塊的排隊時長。
這也側面證明了主板在審核上的嚴格程度與科創板和創業板相比,要高的多。
其次,各板塊在不同環節的排隊時長分布情況看:
最直觀的情況是主板,那個受理到預披更新這個環節的等待時間特別長。
而這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反饋時間,申報到預披露更新階段是預審員審核的主要時期,反饋時間受證監會審核政策影響較大;另一方面是反饋難易程度,不同企業規范程度不同,因此反饋次數和反饋問題的解決時長存在較大差異,不少企業在審核期間出現問題導致上市延誤,包括并不止商標技術存在糾紛訴訟、性質較嚴重的違法行為、產品質量出現重大問題、同行業企業相比存在異常等,這些問題未必會對企業造成實質性障礙,但容易拖慢上市進度。
科創板與創業板的申報時長各個環節都分布的比較均勻且相似。但總的來說,相比之下科創板從申報到上市的速度都要比創業板略快一些。
而這種均勻和相似也體現在各板塊頭部尾部的申報時長差上。
三個板塊的頭尾部差從高到低分別為:
主板(1893天)大于創業板(365天)大于科創板(362天)。
其中創業板和科創板的申報時長的頭尾部差距非常接近,而主板的起伏則與另外兩個板塊背道而馳,最快的比前兩個板塊更快,最慢的甚至比兩個板塊的存在時長都長,深刻演繹出了過山車般的申報差。
董秘俱樂部緊緊圍繞如何推動企業更好的利用資本市場這一核心主題,以互助成長和價值共享為理念,以投行大咖,資深會計師、律師,優秀投資人,上市公司金牌董秘、財務總監、董事長等導師團為依托,通過知識研習、深度訪學、講座交流和資源對接等線上線下形式,助力俱樂部會員快速成長,資源共享,打造成為中國卓越的資本精英俱樂部。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