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降了嗎?6月21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優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這一消息被部分人簡單誤解為“存款利息下調”,甚至因此大額存單遭遇瘋搶。
而調整落地兩周以來,部分銀行陸續發布新一期個人大額存單利率公告。個人大額存單與其他存款不同的是,利率一般由銀行總行確定利率,利率變動效果“立竿見影”。
■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有何調整?
■哪家銀行大額存單利率最高?
■儲戶該如何應對這一改變?
大額存單利率降了嗎?
結論:有升有降,同一銀行短期降長期升
在正式揭曉各個銀行存款利息變化之前,有必要普及一個基本知識點——存款利率自律上限調整,并不涉及直接存款利率漲跌,而是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
即,由 “基準利率×倍數”變為“基準利率+基點”。
那么,這一調整后,各家銀行的存款出現哪些變化呢?
根據各家銀行官方公告,測評的22家銀行中,有12家銀行所發售的1年期個人大額存單自6月21日后生效;有15家銀行發售的3年期個人大額存單自6月21日后生效。
例如,以6月29日之后發布1年期個人大額存單利率的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光大銀行3家銀行為例,利率并無波動,依舊維持在2.28%與2.3%的年利率;郵儲銀行的利率從此前的2.25%下降了5個BP,至2.2%。
而在產期限的3年期品種中,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在6月30日后所發行的個人大額存單產品與上期相比,升降互現。
以起點金額為20萬元的個人大額存單為例,招商銀行由3.45%上調至3.5%,交通銀行由3.55%下調至3.4%,而光大銀行與華夏銀行依然維持在3.55%的利率水平,并無波動。
除了不同銀行之間利率有漲有跌外,同一家銀行對不同的期限產品利率調整方向也不同。
如中國銀行6月21日公告發售的2021年第二期個人大額存單(起點金額20萬元)。其中,1個月期限大額存單年化利率1.69%,較上一期(2021年第一期個人大額存單)增加了0.105個百分點;3個月期限大額存單年化利率1.70%,較上一期增加了0.105個百分點;6個月期限大額存單年化利率1.90%,較上一期增加了0.015個百分點;1年期大額存單年化利率2.10%,較上一期增加了0.015個百分點。
而1年期以上大額存單利率下浮。其中,2年期大額存單年化利率2.70%,較上一期下降了0.345個百分點;3年期大額存單年化利率3.35%,較上一期大幅下降超0.2個百分點。
縱觀測評的22家商業銀行,調整之后,不同銀行的大額存單各期限利率差異縮小,很多銀行都選擇將利率調整至新規的上限,尤其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不少銀行均“一浮到頂”,達到最新規定的利率上限。
總而言之,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改變實際上是計算方式變了,將其簡單理解為降息是錯誤的。儲戶們不必緊張。
1年期大額存單哪家銀行利率最高?
結論:南粵銀行利率最高,招商銀行最低
那么目前大額存單哪家銀行利率最高?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呢?本報告選取1年期和3年期品種作為測評點。
數據截至7月4日(下同)
從1年期品種看, 南粵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最高,招商銀行的利率最低,分別為2.5%和1.65%,二者之間相差0.85個百分點。以20萬元存款為例,購買上述兩家銀行1年期大額存單,南粵銀行要比招商銀行多得到1700元利息。所以,我們建議,投資者選擇大額存單時可對照各家銀行利率情況,選擇利率報價更高的銀行。
緊隨南粵銀行之后,第二個梯隊為廣州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13家銀行的1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為2.25%—2.3%。
此外,六大國有大行,除交通銀行外,其他5家利率位于2.25%—2.1%之間,略有不同。交通銀行利率為2.28%最高;農行2.25%;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均為2.1%。
國有銀行1年期個人大額存單加點情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央行規定,大額存單起存金額最低20萬元,具體銀行推出的大額存單起存金額會有不同。如在1年期品種中,納入測評22家商業銀行中,渣打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起存點均為30萬元,投資者在選擇時要特別注意。
3年期大額存單哪家利率最高?
結論:農行、郵儲最高,但郵儲起存點500萬元
大額存單的3年期產品是在利率走低的貨幣環境下,投資者鎖定利息收益的重要存款產品。
報告發現,與1年期大額存單相比,各家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報價差價更大。其中,利率最高的農業銀行、郵儲銀行比渣打銀行高出1.4375%。以20萬元計算,同樣存3年,利息差別8625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3年期大額存單依舊不同銀行起存點不同,甚至部分銀行發行了起點金額不同的兩種大額存單。
如盡管3年期利率均為3.9875%,但農業銀行的起存點為20萬元,郵儲銀行要求起存點為500萬元。
而招商銀行則發行了起點金額不同的兩種大額存單,起點金額為20萬元、30萬元的存單利率分別為3.5%、3.55%,它們之間的存單利率相差了0.05個百分點。
存款利率有何變化趨勢?
結論:無風險收益將逐步下行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存款利率確定方式改變后,各個銀行機構發售新的大額存單理財商品,但是金融機構并沒有大范圍調整所有期限的存款利率,而且一年以上的存款占比也比較小,這樣總體來看對存戶的影響并不是很大。銀行存款實際執行利率水平大體穩定,對儲戶影響并不大。
選擇不同的期限的存款,不僅與當下的利率有關,我們還要分析未來的存款利率趨勢如何?
從此次調整看,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有升有降”,即半年及以內的短端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利率的自律上限有所上升,一年以上的長端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下降。在自律的上限之內,各家金融機構仍可以與存款人自主協商,共同確定存款的實際執行利率。
一位券商分析師指出,目前各商業銀行大額存單3個月、6個月期利率普遍上漲;1年期利率不同銀行調整情況不同,城商行小幅上漲,股份行、農商行略有下調,但也有部分銀行采取上漲策略;而2年期、3年期利率部分銀行下調。
他認為,無風險收益下行將是必然趨勢。投資者應平衡好風險與收益的關系,綜合考量可投資的資產、可承受的風險和期望的收益等因素后,妥善做好資產配置。
延伸閱讀——
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
在業內看來,此次優化調整有助于更好地深化金融改革。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此次優化,有助于壓縮貨幣市場利率與存款基準利率之間的利差,推動存款利率并軌,進而深化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
■第一階段(1993—1999年)
貨幣市場利率市場化 貸款利率開始上浮
按照一般經驗,在正式放松存貸款利率管制之前,先要借助貨幣市場找到一個均衡利率,能夠較好地反映市場上資金的供需情況,以此作為其他利率的參考,或稱“錨”。因此,利率市場化首先是從貨幣市場開始的。
1996年6月,央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一年后的1997年6月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也放開。1998年8月,國開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次進行了市場化發債,國債發行也開始采用市場招標形式。至此,實現了銀行間市場利率、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發行利率的市場化,貨幣市場的均衡利率逐漸形成。
在1998年至1999年間,央行連續多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要求各金融機構建立貸款內部定價和授權制度,銀行開始鍛煉利率定價能力。
■第二階段(1999—2013年)
貸款利率完全放開 存款利率開始浮動
◎1999年10月,存款利率市場化初步嘗試,先從大額、外幣存款入手。央行批準中資商業銀行法人對中資保險公司法人試辦由雙方協商確定利率的大額定期存款,并在2003年7月放開了英鎊、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等部分外幣小額存款的利率管制。
◎2002年3月,央行在全國范圍內選取了8個縣(市)的農信社(城關網點除外,即市區、縣城的網點除外)開展試點,允許試點農信社存款利率上浮30%,貸款利率上浮70%。
◎2004年10月,央行完全放開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上限(城鄉信用社依然有上限2.3倍,但一般觸碰不到),下浮的幅度為基準利率的0.9倍,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再根據企業所有制性質、規模大小分別制定。與此同時,允許銀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設底。
◎2005年3月,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利率全面放開。2007年1月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正式投入運行,央行希望其將來能成為貨幣市場的重要參考利率。
◎2012年6月,央行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存款利率上限首次浮動;同時,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7倍。
◎2013年7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下限取消,金融機構可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貸款利率完全實現市場化,但金融機構形成風險定價能力的水平高低不一。
■第三階段(2014年至今)
存款利率完全放開
◎2014年11月, 為加速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至基準利率的1.2倍,并對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作適當簡并。
◎2015年,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又緩步提升至1.3倍、1.5倍。當時大部分銀行一般都是在政策出臺后將存款利率上浮到頂。
◎2015年10月24日,央行決定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至此,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在形式上基本完成。但是,為防止銀行在存款上惡性競爭,央行行指導成立了利率自律機制,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銀行約定存款利率上浮的自律上限,總體將存款利率上限鎖定在基準利率的1.5倍左右,對存款利率繼續構成了一個無形的“天花板”。
◎2020年1月17日,央行對于存款基準利率的表述發生細微變化。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指出,存款基準利率還將長期保留,未來人民銀行將根據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和物價水平的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這是央行近年來首次以更“開放”的態度表述存款基準利率的調整,透露出積極信號。
◎2020年4月3日,央行12年來首次調整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決定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此舉相當于打開了利率走廊的下限,旨在帶動其他短期政策利率繼續下行。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穩妥推進存貸款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并軌”。
◎2021年6月21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
【報告主筆】陳穎 唐柳雯
【數據收集】陳穎 唐柳雯 唐子湉 高凡(實習生)
【制圖】高凡(實習生)
【參考文獻】王劍等:《并軌!詳解利率市場化的進程與影響》,國信證券,2019年4月15日
289財經熱點
存款利率降了嗎?6月21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優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這一消息被部分人簡單誤解為“存款利息下調”,甚至因此大額存單遭遇瘋搶。
而調整落地兩周以來,部分銀行陸續發布新一期個人大額存單利率公告。個人大額存單與其他存款不同的是,利率一般由銀行總行確定利率,利率變動效果“立竿見影”。
■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有何調整?
■哪家銀行大額存單利率最高?
■儲戶該如何應對這一改變?
大額存單利率降了嗎?
結論:有升有降,同一銀行短期降長期升
在正式揭曉各個銀行存款利息變化之前,有必要普及一個基本知識點——存款利率自律上限調整,并不涉及直接存款利率漲跌,而是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
即,由 “基準利率×倍數”變為“基準利率+基點”。
那么,這一調整后,各家銀行的存款出現哪些變化呢?
根據各家銀行官方公告,測評的22家銀行中,有12家銀行所發售的1年期個人大額存單自6月21日后生效;有15家銀行發售的3年期個人大額存單自6月21日后生效。
例如,以6月29日之后發布1年期個人大額存單利率的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光大銀行3家銀行為例,利率并無波動,依舊維持在2.28%與2.3%的年利率;郵儲銀行的利率從此前的2.25%下降了5個BP,至2.2%。
而在產期限的3年期品種中,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在6月30日后所發行的個人大額存單產品與上期相比,升降互現。
以起點金額為20萬元的個人大額存單為例,招商銀行由3.45%上調至3.5%,交通銀行由3.55%下調至3.4%,而光大銀行與華夏銀行依然維持在3.55%的利率水平,并無波動。
除了不同銀行之間利率有漲有跌外,同一家銀行對不同的期限產品利率調整方向也不同。
如中國銀行6月21日公告發售的2021年第二期個人大額存單(起點金額20萬元)。其中,1個月期限大額存單年化利率1.69%,較上一期(2021年第一期個人大額存單)增加了0.105個百分點;3個月期限大額存單年化利率1.70%,較上一期增加了0.105個百分點;6個月期限大額存單年化利率1.90%,較上一期增加了0.015個百分點;1年期大額存單年化利率2.10%,較上一期增加了0.015個百分點。
而1年期以上大額存單利率下浮。其中,2年期大額存單年化利率2.70%,較上一期下降了0.345個百分點;3年期大額存單年化利率3.35%,較上一期大幅下降超0.2個百分點。
縱觀測評的22家商業銀行,調整之后,不同銀行的大額存單各期限利率差異縮小,很多銀行都選擇將利率調整至新規的上限,尤其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不少銀行均“一浮到頂”,達到最新規定的利率上限。
總而言之,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改變實際上是計算方式變了,將其簡單理解為降息是錯誤的。儲戶們不必緊張。
1年期大額存單哪家銀行利率最高?
結論:南粵銀行利率最高,招商銀行最低
那么目前大額存單哪家銀行利率最高?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呢?本報告選取1年期和3年期品種作為測評點。
數據截至7月4日(下同)
從1年期品種看, 南粵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最高,招商銀行的利率最低,分別為2.5%和1.65%,二者之間相差0.85個百分點。以20萬元存款為例,購買上述兩家銀行1年期大額存單,南粵銀行要比招商銀行多得到1700元利息。所以,我們建議,投資者選擇大額存單時可對照各家銀行利率情況,選擇利率報價更高的銀行。
緊隨南粵銀行之后,第二個梯隊為廣州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13家銀行的1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為2.25%—2.3%。
此外,六大國有大行,除交通銀行外,其他5家利率位于2.25%—2.1%之間,略有不同。交通銀行利率為2.28%最高;農行2.25%;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均為2.1%。
國有銀行1年期個人大額存單加點情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央行規定,大額存單起存金額最低20萬元,具體銀行推出的大額存單起存金額會有不同。如在1年期品種中,納入測評22家商業銀行中,渣打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起存點均為30萬元,投資者在選擇時要特別注意。
3年期大額存單哪家利率最高?
結論:農行、郵儲最高,但郵儲起存點500萬元
大額存單的3年期產品是在利率走低的貨幣環境下,投資者鎖定利息收益的重要存款產品。
報告發現,與1年期大額存單相比,各家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報價差價更大。其中,利率最高的農業銀行、郵儲銀行比渣打銀行高出1.4375%。以20萬元計算,同樣存3年,利息差別8625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3年期大額存單依舊不同銀行起存點不同,甚至部分銀行發行了起點金額不同的兩種大額存單。
如盡管3年期利率均為3.9875%,但農業銀行的起存點為20萬元,郵儲銀行要求起存點為500萬元。
而招商銀行則發行了起點金額不同的兩種大額存單,起點金額為20萬元、30萬元的存單利率分別為3.5%、3.55%,它們之間的存單利率相差了0.05個百分點。
存款利率有何變化趨勢?
結論:無風險收益將逐步下行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存款利率確定方式改變后,各個銀行機構發售新的大額存單理財商品,但是金融機構并沒有大范圍調整所有期限的存款利率,而且一年以上的存款占比也比較小,這樣總體來看對存戶的影響并不是很大。銀行存款實際執行利率水平大體穩定,對儲戶影響并不大。
選擇不同的期限的存款,不僅與當下的利率有關,我們還要分析未來的存款利率趨勢如何?
從此次調整看,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有升有降”,即半年及以內的短端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利率的自律上限有所上升,一年以上的長端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下降。在自律的上限之內,各家金融機構仍可以與存款人自主協商,共同確定存款的實際執行利率。
一位券商分析師指出,目前各商業銀行大額存單3個月、6個月期利率普遍上漲;1年期利率不同銀行調整情況不同,城商行小幅上漲,股份行、農商行略有下調,但也有部分銀行采取上漲策略;而2年期、3年期利率部分銀行下調。
他認為,無風險收益下行將是必然趨勢。投資者應平衡好風險與收益的關系,綜合考量可投資的資產、可承受的風險和期望的收益等因素后,妥善做好資產配置。
延伸閱讀——
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
在業內看來,此次優化調整有助于更好地深化金融改革。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此次優化,有助于壓縮貨幣市場利率與存款基準利率之間的利差,推動存款利率并軌,進而深化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
■第一階段(1993—1999年)
貨幣市場利率市場化 貸款利率開始上浮
按照一般經驗,在正式放松存貸款利率管制之前,先要借助貨幣市場找到一個均衡利率,能夠較好地反映市場上資金的供需情況,以此作為其他利率的參考,或稱“錨”。因此,利率市場化首先是從貨幣市場開始的。
1996年6月,央行放開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一年后的1997年6月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也放開。1998年8月,國開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次進行了市場化發債,國債發行也開始采用市場招標形式。至此,實現了銀行間市場利率、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發行利率的市場化,貨幣市場的均衡利率逐漸形成。
在1998年至1999年間,央行連續多次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要求各金融機構建立貸款內部定價和授權制度,銀行開始鍛煉利率定價能力。
■第二階段(1999—2013年)
貸款利率完全放開 存款利率開始浮動
◎1999年10月,存款利率市場化初步嘗試,先從大額、外幣存款入手。央行批準中資商業銀行法人對中資保險公司法人試辦由雙方協商確定利率的大額定期存款,并在2003年7月放開了英鎊、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等部分外幣小額存款的利率管制。
◎2002年3月,央行在全國范圍內選取了8個縣(市)的農信社(城關網點除外,即市區、縣城的網點除外)開展試點,允許試點農信社存款利率上浮30%,貸款利率上浮70%。
◎2004年10月,央行完全放開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上限(城鄉信用社依然有上限2.3倍,但一般觸碰不到),下浮的幅度為基準利率的0.9倍,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再根據企業所有制性質、規模大小分別制定。與此同時,允許銀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設底。
◎2005年3月,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利率全面放開。2007年1月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正式投入運行,央行希望其將來能成為貨幣市場的重要參考利率。
◎2012年6月,央行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存款利率上限首次浮動;同時,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7倍。
◎2013年7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下限取消,金融機構可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貸款利率完全實現市場化,但金融機構形成風險定價能力的水平高低不一。
■第三階段(2014年至今)
存款利率完全放開
◎2014年11月, 為加速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至基準利率的1.2倍,并對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作適當簡并。
◎2015年,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又緩步提升至1.3倍、1.5倍。當時大部分銀行一般都是在政策出臺后將存款利率上浮到頂。
◎2015年10月24日,央行決定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至此,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在形式上基本完成。但是,為防止銀行在存款上惡性競爭,央行行指導成立了利率自律機制,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銀行約定存款利率上浮的自律上限,總體將存款利率上限鎖定在基準利率的1.5倍左右,對存款利率繼續構成了一個無形的“天花板”。
◎2020年1月17日,央行對于存款基準利率的表述發生細微變化。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指出,存款基準利率還將長期保留,未來人民銀行將根據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和物價水平的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這是央行近年來首次以更“開放”的態度表述存款基準利率的調整,透露出積極信號。
◎2020年4月3日,央行12年來首次調整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決定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此舉相當于打開了利率走廊的下限,旨在帶動其他短期政策利率繼續下行。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穩妥推進存貸款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并軌”。
◎2021年6月21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
【報告主筆】陳穎 唐柳雯
【數據收集】陳穎 唐柳雯 唐子湉 高凡(實習生)
【制圖】高凡(實習生)
【參考文獻】王劍等:《并軌!詳解利率市場化的進程與影響》,國信證券,2019年4月15日
289財經熱點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