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做股票投資,是難以進行對沖的,只能進行看多或者看空的方向交易;期貨比股票要好一些,除了單純做多或者做空之外,還可以進行對沖,來轉移現貨市場的風險;期權就更加完備了,不僅可以看多、看空還可以看震蕩,在對沖方面也比期貨更加精準一些。在將期權與期貨相結合,可以得到常見的兩類策略:保護性策略和備兌策略。
保護性看漲期權策略
保護性看漲期權策略是指在賣出標的期貨合約的情況下,擔心標的價格上漲而買入看漲期權進行保護。尤其是當交易者持有標的期貨合約的空頭時,擔心標的價格上漲帶來的損失,所以此時交易者的心態是,既希望依然能夠獲得標的價格下跌的收益,同時能夠盡量規避標的資產上漲的風險。這時候采取保護性看漲期權策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本質上買入的看漲期權是為持有的標的空頭合約提供了保險功能。
當標的資產價格大幅上漲時,持有的期貨空頭合約會遭受損失,而持有的看漲期權會完全對沖掉期貨的虧損。當標的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時,持有的期貨空頭合約會大幅獲利,而持有的看漲期權到期放棄,整個策略組合的凈收益等于期貨合約的盈利減去買入看漲期權所支付的權利金。
然后,再簡單計算一下這個策略組合的各部分盈虧情況:
期貨盈虧=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期貨合約最新價格
期權行權盈虧=期貨合約最新價格-執行價格
凈收益=期貨盈虧+期權行權盈虧-權利金的支出=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執行價格-權利金的支出
顯然當期權行權時,凈收益為最大虧損L。L=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執行價格-權利金的支出
盈虧平衡點=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的支出
一般情況下都是選擇平值或者虛值的看漲期權來進行保險,如果預期上漲幅度較大,可以選擇深度虛值的看漲期權,這樣可以降低權利金的支出;如果希望能夠對期貨空頭合約能夠進行最大程度的風險保護,可以選擇平值看漲期權。資金占用主要是賣出期貨合約的保證金與買入看漲期權的權利金,資金占用可能多一些。
保護性看跌期權策略
保護性看跌期權策略是指買入標的期貨合約的情況下,擔心標的價格下跌而買入看跌期權進行保護。這個策略本質上也是為持有的期貨合約多頭提供了一份保險。
我們還是來對這個策略進行簡單的分解,計算一下策略各個部分的收益情況:
期貨盈虧=期貨合約的最新價格-買入期貨合約的價格
期權行權盈虧=執行價格-期貨合約的最新價格
凈收益=期貨盈虧+期權行權盈虧-權利金的支出=執行價格-買入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的支出
由于,當期權行權時,對應著該策略將會遭受最大損失L,所以L=執行價格-買入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的支出
盈虧平衡點=買入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的支出
一般情況下都是選擇平值或者虛值的看跌期權來進行保險,如果預期下跌幅度較大,可以選擇深度虛值的看跌期權,這樣可以降低權利金的支出;如果希望能夠對期貨多頭合約能夠進行最大程度的風險保護,可以選擇平值看跌期權。資金占用主要是買入期貨合約的保證金與買入看漲期權的權利金,資金占用可能多一些。
備兌看漲期權策略

備兌看漲期權策略是指交易者在持有標的期貨合約多頭的情況下,預計后市上漲有限,希望能夠通過增加收益同時不增加風險的情況下,賣出看漲期權,從而構成了備兌看漲期權策略。這個策略本質上是標的的多頭為期權的空頭提供了備兌。
我們還是來對這個策略進行簡單的分解,計算一下策略各個部分的收益情況:
期貨盈虧=期貨合約的最新價格-買入期貨合約的價格
期權履約盈虧=執行價格-期貨合約的最新價格
凈收益=期貨盈虧+期權履約盈虧+權利金收入=執行價格-買入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收入
當期權被行權時,該策略獲得最大收益P,即P=執行價格-買入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收入>0。BK那里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其中BK的距離等于0到P的距離,即BK=執行價格-買入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收入,盈虧平衡點B=K-BK=買入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收入。
盈虧平衡點=買入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收入
一般情況下,當市場經歷過大幅波動之后,預計市場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會平穩上漲,這個時候采取備兌看漲期權策略,由于增加了賣出看漲期權,不僅可以額外增加權利金的收入,本質上變相還降低了標的合約的持倉成本。但如果市場依然繼續保持大幅上漲,那么該策略可能會限制期貨合約多頭的獲利。
另外,行權價的選擇取決于交易者對未來的預期,如果預期價格上漲的幅度比較小,那么可以選擇虛值較小的看漲期權;如果預期價格上漲的幅度比較大,那么可以選擇虛值較大的看漲期權。這個組合的資金占用并不算太高,期貨合約需要支付保證金,然后賣出看漲期權收取權利金同時支付保證金,收取的權利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金占用率。
備兌看跌期權策略
備兌看跌期權策略是指交易者在持有標的期貨合約空頭的情況下,預計后市下跌有限,希望能夠通過增加收益同時不增加風險的情況下,賣出看跌期權,從而構成了備兌看跌期權策略。這個策略本質上是標的的空頭為期權的空頭提供了備兌。
我們還是來對這個策略進行簡單的分解,計算一下策略各個部分的收益情況:
期貨盈虧=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期貨合約的最新價格
期權履約盈虧=期貨合約的最新價格-執行價格
凈收益=期貨盈虧+期權履約盈虧+權利金收入=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執行價格+權利金收入
當期權被行權時,整個策略組合的收益最大為P,即P=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執行價格+權利金收入>0。由于BK那里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所以BK的距離等于0到P的距離,即BK=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執行價格+權利金收入,所以盈虧平衡點B=K+BK=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收入
盈虧平衡點=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收入
一般情況下,當市場經歷過大幅波動之后,預計市場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會平穩下跌,這個時候采取備兌看跌期權策略,由于增加了賣出看跌期權,不僅可以額外增加權利金的收入,本質上變相還降低了標的合約的持倉成本。但如果市場依然繼續保持大幅下跌,那么該策略可能會限制期貨合約空頭的獲利。
另外,行權價的選擇取決于交易者對未來的預期,如果預期價格下跌的幅度比較小,那么可以選擇虛值較小的看跌期權;如果預期價格下跌的幅度比較大,那么可以選擇虛值較大的看跌期權。這個組合的資金占用并不算太高,期貨合約需要支付保證金,然后賣出看跌期權收取權利金同時支付保證金,收取的權利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金占用率。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