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宗商品風向標”之稱的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近期持續下行,目前已創2020年6月以來新低。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數(CRB)本周反彈遇阻,出現明顯回落。
分析人士認為,大宗商品供應端瓶頸仍在,美聯儲加息抑制過熱需求,這意味著大宗商品市場未來的趨勢仍然是中性偏弱,建議以看空思路為主。
鐵礦石需求不振
文華財經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CRB指數報290.41點,本周累計下跌2.90%,不過,仍較7月14日創下的階段性低點273.26點累計上漲6%。
素有“大宗商品風向標”之稱的BDI指數近期連續數周下跌。數據顯示,8月31日BDI指數跌破1000點報965點,今年以來累計下跌約58%,跌至2020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
BDI指數反映的是鐵礦石、煤炭、糧食等大宗商品的運費水平,其中,好望角型散貨船()是指載貨重量在15萬噸左右的散貨船,該船型以運輸鐵礦石為主;巴拿馬型散貨船()載貨重量一般在6萬噸-7.5萬噸,以裝運煤炭和糧食為主。超大靈便型散貨船舶()則專門用來運輸散裝貨物,如煤炭、礦石、木材、牲畜、谷物等。
數據顯示,8月31日,波羅的海好望角型散貨船運價指數(BCI)報302點,今年以來累計跌幅超過87%;波羅的海巴拿馬型散貨船運價指數(BPI)報1217點,今年以來累計下跌約58%;波羅的海超大靈便型散貨船運價指數(BSI)報1626點,今年以來累計下跌約26%。
“在本輪下跌行情中,BCI的跌幅遠大于BPI和BSI,說明煤炭和糧食市場行情遠強于鐵礦石市場。”方正中期期貨海運及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員陳臻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BDI指數持續回落折射出全球對于大宗商品的需求正在不斷下降。
“船型以裝運鐵礦石為主,當前鐵礦石需求總體不振,全球鐵礦石發運量持續下降。今年8月15日-8月21日當周全球鐵礦石發運量為2734萬噸,而去年8月周度發運量均值則達到3100多萬噸。今年以來船舶周轉效率以及船員供給不斷回升,運力供給持續增加。”陳臻進一步分析。

“大宗商品需求表現疲軟,加上8月歐盟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以及近期澳洲、巴西鐵礦石發運情況不及預期,市場悲觀情緒蔓延,引發BDI指數持續下行。”東證期貨航運高級分析師蘭淅表示,雖然干散貨海運需求并未像預期一樣迅速走弱,8月全球煤炭發運量甚至出現放量增長,但預期先于現實,海外經濟形勢嚴峻,歐美滯脹邏輯持續強化,大宗商品貿易前景并不樂觀,遠期船運成交慘淡,悲觀情緒釋放進一步影響即期走勢。
走弱概率較大
在BDI指數大跌之際,代表國際大宗商品走勢的CRB指數本周反彈遇阻,明顯回落。
對于前期商品市場出現的持續反彈行情,中信期貨化工組研究員楊家明表示,主要是前期市場預期美聯儲激進加息后在2023年會降息,銅、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因此出現上漲。
“CRB指數涵蓋19個品種,其中原油占比23%、天然氣占比11%、取暖油占比5%。近期,由于北半球出現極端高溫,地緣沖突加劇,出行需求攀升,全球能源需求回升,帶動CRB一度反彈。”陳臻表示。
展望未來,陳臻認為,美國或依然堅持“先抗通脹,再救經濟”的總體策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駁斥了明年下半年美聯儲降息的觀點,預計后期美聯儲依然會堅持較為“鷹派”的貨幣政策,未來大宗商品價格或進一步承壓。對于大宗商品投資,建議以看空思路為主。不過,由于受供求關系及地緣局勢影響,原油、天然氣、糧食價格存在階段性反彈的可能性。
“大宗商品供應端瓶頸仍在,美聯儲加息抑制過熱需求,這意味著大宗商品市場未來的趨勢仍然是中性偏弱。”楊家明認為。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