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國生豬均價11.04元漲0.34元,淘汰母豬周度均價15.32元漲0.57元,三元仔豬和后備二元仔豬均在周內呈現逐步小幅下滑態勢,養殖戶平均出欄體重為122.28公斤略有下降,但依然處于正常偏高水平,下游屠宰量略有增加,宰后均重為92.46略有降低,鮮銷率為90.61有所提高。整體看供應端依然處于壓欄狀態,近期生豬實際供應并沒有太大變化,在中秋和開學需求推動下豬價再次迎來一波上漲。
生豬產能看能繁母豬,7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298萬頭,增加21萬頭,回顧22年年初至今能繁存欄變化,1-4月處于下滑階段,并且3月相較2月下滑幅度更大些,5-7月存欄則處于逐步增加階段,同時21年下半年能繁存欄持續下滑,今年9月之前的生豬供應從理論上講確實處于逐步減少階段,而明年1月生豬的理論供應量也存在一定缺口。
但今年4月后豬價的反轉來到,同時進入4月后豆粕價格大幅回落,豬料比開始逐步抬升,豬周期拐點的到來促使整個行業為之瘋狂,仔豬補欄、母豬補欄、壓欄延養等積極動作很普遍,尤其是在進入7月后本來需求淡季,但養殖利潤的持續好轉促使養殖端繼續壓欄增重,因此出現往年該積極出欄的時間點,今年整個行業卻是壓欄挺價,出欄體重基本上在5月達到高位后能維持至今。
這些壓欄挺價的豬不但犧牲了當前本來就少的供應,而且會為后續理論供應逐漸增加時的行情雪上加霜。下面從需求方面分析,今年生豬市場狀況。兩個維度,一是生豬價格,二是豬肉產量。
生豬月度均價7月為11.03元,1月2月回落,3月觸底后持續漲目前,而且在6月豬價超過19年同期水平,但農業部公布的豬肉產量的趨勢與豬價走勢恰恰相反,基本呈現逐步下滑的態勢,1季度最高,2季度4月5月可以,但進入6月后產量急劇下滑。兩者對比,可以發現豬價和豬肉產量正好呈反向走勢。但豬肉產量下滑的原因不完全是豬少,而是出欄的可屠宰的豬少,本來豬處于環比下滑的階段,加上壓欄和二次育肥,實際生豬供應向后移動,必然導致當前實際供應要低于理論,而且后續實際供應也必然高于理論。

反過來想,后續屠宰增加時,屠宰場會不壓價嗎?淡季本來需求少屠宰少,屠宰場可以虧損讓利,但下半年屠宰量逐漸增加,實際豬的供應又多,屠宰場必然想盡辦法壓價,那時候很多養殖戶的大豬著急出欄,誰能挺得住?只怕會一窩蜂的爭搶出欄,那時候的豬價又將陷入恐慌。本來生豬出欄少的時間段段,養殖戶都在積極壓欄挺價,結果是價格確實很強勁,但豬出了多少?如果該出的豬沒出,即使豬價再高也沒意義,就像你僅有一套剛需房子價值1000萬,但也只能看著而不兌現。
綜合看,大規模非理性壓欄必然導致豬價大漲大跌,對于普通養殖戶來說,風風光光跟著吆喝,結果沒賺到錢可能還虧了。豬價有漲就有跌,漲價和高價時沒把豬賣掉,那么必然會在豬價出現松動時導致集中出欄,就像20年上半年,踩踏式恐慌出欄必然導致豬價快速大幅下跌,甚至超跌。最后回頭看,沒賣豬的養殖戶只是過了把高豬價的癮,但實際出欄時豬價可能在地板價。
最后,后續生豬供應大概率比20年和21年多,保守估計23年1月份生豬供應略比19年同期少,目前盤面給出價格逼近12元,這個位置很難說不算高。
盤面操作上依然關注01合約空單機會,注意把握機會。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