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價暴跌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分析
由于石油是重要的生產投入要素,油價波動對于宏觀經濟的影響具有顯著,一般認為油價波動對于宏觀經濟具有負向沖擊。不過隨著實證研究的深入,更多研究認為油價波動對于宏觀經濟的影響具有非對稱性,油價上漲對于宏觀經濟更具負面沖擊性,而油價的下跌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卻更小,這可能在于油價下跌更多是需求端萎縮的表現,是對于經濟增速下行的一種反映。油價波動亦會對物價產生影響,二者一般具有同向關系,不過部分研究發現油價下跌對于物價的沖擊會更顯著。
那么從本次油價暴跌來看,從對宏觀經濟增長來看,更應該注重結構性影響,重點是關注對于石油相關投資需求的沖擊、進出口外貿需求的放緩以及石油消費名義增速的放緩。與對經濟增速的擔憂,可能更應該擔憂油價暴跌可能形成的通縮效應。CPI與油價的走勢在2014年之后有所脫鉤,而PPI與油價走勢一直保持較高的同步性,每一次油價暴跌國內PPI較大幅度的下跌,本次油價暴跌大概率進一步引發PPI出現較大幅度的降幅,形成短期的通縮狀態。
(二)油價暴跌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分析
油價暴跌反映了實體經濟的疲弱,進而會影響到投資者偏好,傳導到債市、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場。
油價暴跌將會帶來債券收益率的下行趨勢。從本世紀的三次油價暴跌經歷可以看到,油價暴跌將直接帶動債券收益率的下滑,而且油價的底部基本對應著債券收益率的底部。這種傳導效應主要在于油價暴跌均均對應了危機模式或者經濟增速大幅下滑,經濟衰退周期債市收益率會有明顯下滑。此外,為了應對危機沖沖擊或提振社會需求,各國央行均會實施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釋放更多流動性,降低基準利率,有利于帶動債券收益率的進一步下降。從本輪油價下行周期看,油價與我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均創下了近年來的新低,鑒于當前市場需求短期難以有效恢復,油價仍會處于底部徘徊,進而可能預示著債市收益率仍會在近期低位水平波動。
油價暴跌將會施壓股票市場。從歷史走勢看,股票指數與油價具有較明顯的正相關性。這種相關性一方面來自于油價走勢反映了經濟增速的走勢,諸如油價上漲階段一般對應經濟增速上行周期,企業經營業績處于穩定增長的階段,有力的與提升估值;而油價暴跌階段是經濟下行周期或者爆發了危機,必然降低股市估值。此外,油價波動也會直接影響到投資者情緒,會促使投資者拋售風險資產,尋求更加安全的、確定性的投資機會。此外,還需要看到油價波動對于不同行業的沖擊具有一定差異性。油價波動一般對于原油、天然氣行業企業股價具有正向作用,而對于汽車、食品、建筑等行業股價具有負向沖擊。因此,可以預見,短期的油價暴跌將會對股市施壓,但是也需要關注這種沖擊效應對于不同領域股價的影響效應差異性。

油價暴跌形成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壓力。一般而言,油價與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保持一致,一方面,二者價格走勢所受到的驅動因素較為相近,諸如實體經濟增速、流動性、美元指數等。另一方面,石油會形成部分大宗商品的成本,諸如油價通過化肥價格傳導到糧食價格,工業品的加工與運輸也都會與油價息息相關。總體而言,油價走勢與能化類、工業品類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吻合程度較高,而與黃金價格、有色金屬等部分大宗商品走勢并不完全相同,主要仍與供給因素等有一定關系。以黃金為例,其與石油價格走勢很相近,但是自2018年以來二者走勢顯著分化,在石油價格暴跌之際,黃金價格再創新高,更多反映了投資者避險情緒。總體而言,油價暴跌會使得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承壓,不過由于受到投資者避險情緒等因素影響,黃金等部分大宗商品還需要視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三)油價暴跌對宏觀政策的影響分析
油價暴跌會形成寬松貨幣政策的催化劑。油價走勢與貨幣政策呈現正向關系,可以看到在油價上升周期,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也處于上升期,而在油價下跌時期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也會下降。這主要在于油價波動成為實體經濟強弱的表征變量,油價上漲代表了需求旺盛,央行需要通過緊縮的貨幣政策抑制通脹;而油價下跌代表了需求不足,央行需要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確保經濟陷入通縮狀態。從本次油價暴跌可以看到,美聯儲已將基準利率下調到0的狀態,回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的水平。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
如果還需其他咨詢幫助,請加微信,進一步詳聊。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