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期貨交易就是負和博弈。你的每一次下單總會有一個相反方向的玩家和你開完全相反的倉位。交易所吃掉你的手續費,交易的越多手續費吃掉的越多。只要你的交易邏輯(或者說交易系統)總的預期盈利不夠高,那早晚是會虧的。
好像是廢話……但真的是廢話嗎?
首先我們拋出一個問題:在期貨領域有沒有圣杯存在。所謂圣杯,就是一個能夠持久并且穩定盈利的交易模式。目前的普遍共識是沒有,因為市場也是在不斷學習和進化的,很多過去有效的策略在現在變得無效了。比如說美國股市有一個一月效應,可以取得超額利潤。但是一旦被人發現后就是見光死,用的人越多它就越失效。
沒有圣杯意味著在市場中沒有一個穩定賠錢的方法。如果有一個穩定賠錢的方法,那相反的策略一定是有一個穩定賺錢的辦法。
但是實際中,如果你按照什么突破均線買、跌穿均線賣一類的簡單交易系統來進行交易,你可能盈利一時,但不會一直盈利。
如果你總是用一個相機抉擇的方法來進行交易,就比如說今天試試這個方法明天試試那個方法,趨勢虧了轉為波段,波段踏空轉趨勢。今天試試短線,明天試試長線。那結果可能有兩種:
1.你非常牛逼。市場的變化仿佛在你預料之中一樣,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一波趨勢吃凈后,你開始轉為網格交易抓震蕩,震蕩被你抓住后,你又開始抓趨勢。你覺得盤感極佳,宛如市場上的國王。但是突然有一段時間,你覺得自己的盤感失效了,手氣越來越不好,怎么做怎么虧。最終你把你的盈利吐了個干凈。你內心十分抓狂。覺得盲目相信自己的感覺并不靠譜,于是決定嚴格按照一個投資邏輯來進行操作。
2.你表現的就像一個菜鳥。你用著趨勢策略,還沒賺多少錢市場就和你作對讓你一直虧損。你感覺相當痛苦,不知道為什么市場行情遲遲不來。在經歷了大幅虧損后,你改變了主意決定做震蕩,但是震蕩貌似也沒賺多少錢。突然,市場又開始變成趨勢了。你痛定思痛,決定耐心觀察市場的總體趨勢。總算你抓到了一波行情,虧損有所彌補。你以為你總算走上了投機之路的康莊大道上。
無論按哪種情況,甚至是用一個機械的交易策略,大多數人的資金曲線都會像上面那張圖那樣大幅震蕩向下。因為市場中沒有一個穩定賠錢的方法,也沒有穩定賺錢的辦法,只要你試的夠多。無論你是相機抉擇還是交易系統都是如此。直覺會失效,系統也會失效。過分信賴哪個都不靠譜。
如果你不相信這一點,請去期貨吧看看里面的實盤帖。多少投資前輩有著高超的投資手法,堅定的投資信仰,但卻在期貨之路上“悟了又悟,醒了又醒。層層疊疊,淹沒在市場的海洋中。”每次以為自己總算步上正軌,卻又被殘酷的市場折磨到奄奄一息。
無論怎樣,期貨投資者都很難擺脫資金上下的深淵。這非常正常,類似于巴菲特、格雷厄姆這么聰明的人,之所以對投機交易系統之流嗤之以鼻,并不是沒有理由的。總的而言他們是風險厭惡者。但是如果你有著拿你的人生的勇氣,你還是有很大的概率能夠贏得期貨的賭注的。
賭徒謬論是這樣的一個情形:一個賭徒參加一個游戲,輸贏的比率都是1:1。如果他輸了,他就拿2塊錢來賭,如果繼續輸就拿更多的賭注。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賭徒貌似是不會賠的。我們的邏輯也是如此:沒有任何一個交易系統會永遠失效(反之證明有著永遠有效的系統)。如果你的交易系統讓你的資金嚴重回撤了,便加大籌碼進去。這樣,你不僅不會虧錢,還能一波把之前虧的全部賺回來。

我聽一個投機前輩講過的最震撼的一句話是:
“虧損全部資金的90%算什么。只要一年賺個10倍就回來了,如果賺了20倍,還有2倍的剩余。”
當然虧損加碼畢竟是脆弱的,如果你喪失了繼續加大籌碼的勇氣或者能力,你的虧損就成為了既定事實。這就依賴于你的勇氣有多少了。
這就是資金管理的方法:用你人生的風險去置換你投資的風險。有人曾經說,如果利弗莫爾能夠在每次賺到100萬美元時拿出一小部分買信托再不動用,他何至于屢次破產窮困潦倒。相反的一句話說,如果你的投資能力真有可能捕捉到1次大行情,每次1萬美元虧到1千美元就再拿1萬美元來投資,何至于連一次反盤盈利的機會都沒有呢?
說結論吧。期貨交易之所以難在于:
期貨投資的阿爾法收益需要非常嚴謹的專業知識和工具。(如跨期套利以及對于商品基本面的研究)
期貨投機很難存在一個穩定的盈利模式。
很多人在期貨投機中沒有一個收手不干的目標。用一生的摸索和學習抓住一次從10萬到100萬的機會,不難。但從10萬到1000萬很難,到1個億非常非常難。持續提高自己的胃口如同持續地在玩俄羅斯輪盤賭,總是會把自己玩死。
很多人對自己缺乏信念,他們在虧損后便放棄出局。
期貨交易是負和博弈,你交易的越多,你便越難以盈利生存。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