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個說起來就復雜了,以故事的形式講給你把,便于你理解總是寫一些生硬的介紹對一些小白來說可能很難理解。
KK同學看到搞金融的都巨賺錢,也想創一個對沖基金玩玩,于是他去了高盛提出申請,高盛的G大叔說,我們這里沒啥規矩,但得滿足唯一一個條件,你得確保65%以上的投資者都得是有錢人,就算不是蓋茨好歹也得身價百萬,年入20W刀以上吧,否則搞個毛線,你無所謂窮人死活,美帝政府還在乎呢?
走出銀行,KK同學覺得世界都是美好滴,不過等等,錢呢?他找到了蓋茨,蓋茨說,你要我投你錢?你說得那么好聽,自己投了多少錢進去?你自己都不敢投錢進自己的基金,我怎么相信你?KK同學覺得在理,把心一橫,拿出自己所有家底400萬刀,投入自己的基金。蓋茨一看,這熊孩子那么霸氣,應該是有點真本事吧,那我不如也投個幾百萬玩玩吧?
KK再一想,光有這個超級富豪投資者錢還不夠啊,隔壁星巴克端盤子的Jack倒是也想玩投資,這種拿著一萬兩萬的平頭老百姓要投我這基金,我受還是不受呢?不行,第一我這里人手也不夠,一個個處理小客戶要累死。第二為了這點小錢和那么多人打交道也太麻煩了,第三我還是想要大錢啊,幾百萬幾百萬的投我,我的基金才能迅速發展壯大。所以寧缺毋濫,還是針對有錢人吧,最低限,要投我基金的,100萬刀起,少了我看不上。
好了,客戶都招到了,基金規模4000萬,KK心里這個美啊,不過還是得防一手,有個投資者,臭名昭著,經常投資了以后過個禮拜就撤資逗別人玩,好歹也是幾百萬啊,我這在市場里來來回回倒騰,想要我親命啊,所以定個規矩,投了我的基金,第一年你就別想取出來,是死是活全看天了。
光這還不夠,一年以內安全了,一年以后呢?到時候客戶想什么時候撤資什么時候撤資,KK不是麻煩死?所以一年只有指定的幾個日子可以撤資(也可能一年一度),到日子了提前給客戶發個郵件提醒他們有這個事,撤資日到了啊,要撤資快撤資,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喲,有意向的提前告訴我們先。

錢的問題解決了,KK想,好吧,總算開始投資玩了啊,作為一只“對沖雞”,別以為這真的和對沖有什么必然聯系,這只是歷史遺留的命名問題,作為對沖基金,只是限制少多了,有自由用各種投資策略,什么Long/,,,,要多刺激有多刺激,還有,我能投資股票,債券,CDS,眾多稀奇古怪的衍生品,想怎么玩怎么玩。
最爽的部分來了,收錢!KK同學累死累活(或者裝得累死累活)搞投資,不就是為了最后的分紅嗎,如果賺錢了,我要在賺錢部分分20%,如果不賺錢,我也不能白干啊,這場地費,人工費,我的跑腿費辛苦費,好歹也得一年收個2%吧。這規則差不多算行規了,大部分對沖基金都有類似的收錢規矩。
KK看著別人家基金都動輒上億,耐不住寂寞,就4000萬規模的基金還不夠別人塞牙縫的,于是去和銀行的G大叔說,你借我點錢吧,我有個絕妙點子,保證賺大錢。G倒是個好說話的人,二話不說批了2億刀給KK,這個叫5:1的杠桿。
基本上,大部分對沖基金,都包含上述8個特征,符合這些情況的,就是對沖基金,而非字面上“采用對沖策略的基金”。
最后講一個大多數人的誤解,覺得對沖基金這東西如何恐怖,比如金融危機的時候,新聞里動不動對沖基金導致股指大跌!這種聳動的結果一般是如何造成的呢,大部分情況主要是第五和第八特征共同作用導致的。一年就那么幾個撤資日,遇上恐慌性時期,比如雷曼垮臺啊,歐債危機啊,一到日子客戶就集體撤資,對沖基金沒辦法只好短時間不計成本地平倉......考慮到對沖基金一般是高杠桿,你就明白這意味著什么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