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綜述
鄭棉主力2301今日高開震蕩低走,最終收跌0.33%于13470元/噸,下跌45元/噸。國慶假期以為首的能源類商品大幅上漲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重心上移,但歐美持續加息對商品市場的壓力或將持續存在。
美棉依舊受宏觀因素影響,市場擔心經濟可能令需求前景黯淡,同時美元反彈削弱美棉價格。ICE2號棉昨日依舊走跌最終收漲1.40%收于84.06美分。
國內下游略有放緩,采購仍舊較差,鄭棉今日小幅收跌。國內市場重點關注籽棉交售及下游訂單情況。
二、宏觀、行業要聞
(一)宏觀:
1、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9月28日發布公告,建議在俄羅斯旅居的美國公民盡快離開俄羅斯,同時警告美國公民謹慎前往俄羅斯。
2、歐洲央行委員表示,認為歐洲央行10月將加息75個基點,最低加息50個基點。
3、EIA最新公布數據顯示,截至9月23日當周,美國戰略石油儲備(SPR)庫存減少457.5萬桶至4.226億桶,降幅1.07%,為1984年7月27日當周以來最低;美國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庫存減少21.5萬桶至4.31億桶,降幅0.05%。
4、歐盟宣布對俄羅斯的第八輪制裁措施,馮德萊恩宣布全面禁止俄羅斯商品在歐盟市場銷售,增加禁止對俄出口的商品、技術和服務清單。
5、據財聯社,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牛育斌2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物價總水平在合理區間運行。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和價格基本穩定,為穩物價提供了有力支撐。
6、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穩經濟大盤四季度工作推進會議。李克強說,三季度經濟總體恢復回穩。
穩住經濟大盤對就業和民生至關重要。一是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加快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二是用好專項再貸款、財政貼息等政策,加快推進制造業、服務業、社會服務等領域設備更新改造。
(二)行業:
1、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8月,棉制針織和梭織服裝出口分別下降8.5%和5.8%,化纖制針織和梭織服裝出口則分別增長7.5%和19.3%。
8月,對美國出口棉制針織和梭織服裝分別下降26.5%和19.7%,對美出口化纖制針織和梭織服裝分別增長26.9%和35.4%。
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1-8月,針織服裝出口534.5億美元,同比增長17.9%,出口數量148.8億件,同比增長7.5%,出口價格同比增長9.8%。
2、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2022年1-8月,我國對主要市場美國、歐盟、東盟、日本服裝出口分別為279億美元、243.5億美元、99.8億美元和93.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3%、19.1%、31.4%和1.2%。
在RCEP生效實施的利好作用下,中國對東盟出口在世界經濟復蘇放緩的背景下逆勢上揚,服裝出口保持超30%的增長率,東盟超過日本成為我國第三大服裝出口市場。
3、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顯示,截至2022年10月8日,全國新棉采摘進度為16.0%,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全國交售率為31.5%,同比下降37.9個百分點。
全國加工率為30.9%,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新棉銷售尚未開始;全國累計交售籽棉折皮棉30.5萬噸,同比減少37.2萬噸;累計加工皮棉9.4萬噸,同比減少11.4萬噸。
4、截至10月9日,儲備棉計劃掛牌采購35.3萬噸,累計成交6.11萬噸,成交率17.31%。
5、據中國棉花公證檢驗網,截止2022年10月9日,2022年棉花年度全國共有70家棉花加工企業加工并公檢,全國累計檢驗138243包,共3.12萬噸,其中新疆檢驗量122353包,共2.77萬噸;內地檢驗量為15890包,共3552.48噸。
6、據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截止10月9日2022/2023年度新疆棉累計加工10.34萬噸,同比少51.3%。
7、據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分會調查,截至10月8日,北疆棉花采摘進度為55%,交售進度為20%,以機采棉為主,南疆采摘進度為30%,交售進度為10%。
南北疆籽棉收購價格差異不大,北疆機采棉收購均價在5.2-5.8元/公斤之間;南疆機采棉價格在5.3元/公斤左右,手摘棉收購價格維持在6.5-7.1元/公斤之間。
8、據中國棉花網,國慶節期間,北疆奎屯、石河子、昌吉等地機采棉收購價上漲至5.2-5.5元/公斤(40-41%衣分、“雙12”以內水雜),奎屯地區稍高,最高價達到5.8-5.9元/公斤。南疆機采棉也逐漸采收上市,軋花廠掛牌收購價基本與北疆保持一致,收購價在5.2-5.4元/公斤(40%衣分、“雙12”以內水雜)。
節假日期間,南疆手摘棉收購價整體跌破7元/公斤,40%衣分偏低收購價6.5-6.6元/公斤,較9月底下調0.1-0.25元/公斤。
三、分析及觀點
宏觀及基本面分析:外圍宏觀方面,全球加息潮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憂慮,聯合國、IMF、世行均對預期增速進行下調,歐洲各國紛紛步入加息行列,國慶假期以原油為首的能源類商品大幅上漲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重心上移,但歐美持續加息對商品市場的壓力或將持續存在。
美棉依舊受宏觀因素影響,市場擔心經濟可能令需求前景黯淡,同時美元反彈削弱美棉價格。國內宏觀政策趨于偏暖。美棉創2021年6月份以來新低,昨日收漲1.40%收于84.06美分。
供應端,國內大部分新棉基本進入收獲期,預計全國增產2.5%達到590-600萬噸之間,上游供應仍然充足,舊做結轉庫存較高,北疆棉花采摘進度為55%,交售進度為20%,南疆采摘進度為30%,交售進度為10%,采收價格仍處于軋花廠和棉農博弈階段。
需求端,目前織廠以小單、散單為主,在機訂單仍以秋冬為主,維持時間短,春夏訂單詢價少,落實還需時間。由于訂單及庫存原因,織廠棉紗備貨積極性不高,隨用隨買為主,紡織企業成品庫存繼續回落,但庫存仍高于五年同期,重點關注“金九銀十”對下游訂單拉動情況。
庫存方面,商業庫存維持高位,近月棉花銷售速度緩慢,隨著新棉上市逐步臨近,上游軋花廠銷售壓力巨大。
替代品方面,棉花與替代品滌短、粘短價差近期維持震蕩態勢,滌短價差仍處在稍高位置,存在替代效應。
終端消費方面,9月內銷回落但仍處五年同期偏高位置,出口則繼續上行大幅領先往年同期,但較高的服裝庫存、疆棉禁令以及部分出口產能轉移東南亞都使得市場對后期增速保持懷疑,且目前紡織企業成品庫存高企,使得終端消費向上游傳導帶動棉花較為困難。
籽棉收購受到疆內疫情管控趨緊及軋花廠收購心態謹慎影響,這將影響新棉上市銷售進程。總的來看,近期終端消費難言樂觀,鄭棉自身基本面整體依舊維持弱勢震蕩為主。
觀點:預計短期鄭棉維持弱勢震蕩,重點關注下游訂單情況及籽棉交售;中長期預計受全球主要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及消費轉弱壓制而重心下移。
關注:宏觀經濟政策、籽棉交售情況、下游銷售訂單。
來源:曲合期貨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