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持續上行,但相對強勢的滬深300和上證50指數已漲至年線附近,價格有超漲跡象且該位置將面臨解套盤的壓力。一般情況下,長假前A股市場交投活躍度偏低,若沒有足夠增量資金對沖解套盤壓力,將出現量價不匹配現象,短期年線或成為指數的有效阻力位。同時,近期不斷飆升的期權PCR持倉比、股指期貨近月合約顯著升水以及融資買入額占總成交額比值的提升均顯示,“強預期”帶來的樂觀情緒已基本反饋在價格中。因此筆者建議,節前整體倉位較重的投資者可適度減倉,倉位較輕的投資者可等待調整再加倉。
估值方面,指數風險溢價與指數未來1年估值變化率存在較強的相關性。以中證全指為例,2022年不斷走升的風險溢價顯示指數層面存在較大的估值修復空間,以相關性推算,2023年估值將提升14%左右。
盈利方面,企業融資需求的擴張一般領先企業盈利的修復,中國信貸脈沖領先中證全指EPS增速1年左右,去年中國信貸脈沖持續走升,以相關性推算,2023年中證全指EPS將增長7.1%左右。
綜合判斷,中證全指的全年漲幅在22.1%左右。盡管短期有調整壓力,但1月中證全指累計漲幅僅4%左右,距離全年預測目標仍有較大差距,中期應保持樂觀。因此,倉位較輕者可選擇持股過節(50%左右倉位較為合適)。
2022年,寬貨幣政策效果受到限制,牛市滯后。防疫政策優化有利于穩經濟和提升市場信心,市場已具備走牛基礎。首先,絕對估值有較大的修復空間。其次,相對估值對利率上行存在一定安全墊,貨幣政策提前于經濟基本面轉向概率較小。再次,A股盈利端恢復的確定性較高。最后,信心恢復將改善居民和企業經濟行為偏保守狀態,居民投資和消費意愿增加,企業擴張的意愿也會加強,利于宏觀流動性向微觀傳導和寬信用落地。
2021年以來,利率變動方向對A股市場風格的影響較為明顯,體現為十債利率走勢與上證50/中證500指數比值走勢的相關性較高,若2023年利率趨勢向上,市場風格將偏向大盤股。

一季度“強預期”交易邏輯延續,市場風格偏向大盤價值。該階段預期改善帶動的估值修復是市場關注重點。在沒有新增政策時市場將承壓,指數走勢以振蕩為主,利率重心上行使大盤價值風格更為受益。可以關注多IH、多頭替代以及多IH空IC的跨品種套利策略。
節奏方面,1—2月仍是疫情傳播高峰期,疊加春節效應、外需走弱和價格因素,預計一季度經濟恢復力度不強。二季度量的因素會帶動A股盈利狀況改善,下半年海外貨幣緊縮進入尾聲甚至趨于寬松,外需壓力緩解,PPI基數效應緩解,價格不再是主要壓制因素,A股盈利增速將加速上升。因此,2023年A股盈利增速將呈現“先低后高”態勢,利潤結構向中游和下游擴散。
二季度,“強預期”逐漸向“強實現”過渡,市場關注重點在盈利和估值兩個方面,政策繼續加碼的概率較低,該階段利率維持振蕩甚至下行,盈利端逐漸給A股帶來上行動力,估值也將持續修復。指數重心持續抬升,中小盤股開始釋放彈性,可以關注多IM或IC以及IM的多頭替代策略。
下半年,進入“強實現”狀態,市場交易重點在盈利方面。此時盈利端成為A股市場上行的主要動力,估值端擴張的力度取決于增量資金情況。若增量資金持續快速入場,指數將繼續走升,大小盤齊漲,可以關注股指期貨多頭替代策略。若增量資金未顯著入場,市場風格將偏向大盤價值,繼續關注多IH、多頭替代和多IH空IC跨品種套利策略。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