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鎳礦的價格持續下跌,價值已經低于2017年時期水平。然而,這對電池生產行業并沒打消其對鎳礦的需求。那么,為什么即使鎳礦價格走低,電池制造商仍然對其不離不棄?
首先,為什么價格暴跌?
一、基本面因素
鎳礦的價格一度大幅上漲,用量最大的是鋼鐵和不銹鋼產業。其中,2018年中期,鋼鐵工業用鎳礦進口量達到達到33.94萬噸,同比增2.7倍;而不銹鋼行業同期進口量為12.38萬噸,同比上漲達到223%。
然而,由于美國對中國等國家和地區輸美鋼鐵產品加征30%關稅,激起了全球貿易戰,導致不銹鋼和鋼鐵需求減弱,從而減緩了鎳礦的需求。此外,隨著印尼出口低品位鎳礦的增加,市場供應增加,推動價格下跌。
二、技術走向
特斯拉和寧德時代等電池生產商將生產重點由純鎳轉向鎳鈷鋁和鎳錳鈷三元材料。不僅如此,未來幾年內,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增幅也將會因產能擴大而放緩,對于鎳礦需求的萎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負面影響。

然而,盡管價格暴跌,電池行業對鎳礦的需求并沒有減少。
一、生產成本與收益的考慮
即使斥巨資研究和發展新技術,電池生產商也沒法完全拋棄鎳金屬,因為它是喚起正極的最常用原料之一。 兼具低成本與效益的好處,繼續沿用目前的技術和原料也有助于生產線的升級和優化,降低生產成本,在競爭更加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穩住制造成本,增進產生收益的機會。
二、未來市場潛力不可估量
眾所周知,電動汽車和房頂輻射改善計劃展現出眾多良好的前景。 同時盧森堡銀行的數據報告表明,未來幾年內,全球電池市場每年至少將增長20%。 因此,如何爭奪一席之地并在最優競爭條件下繼續穩定經營,選擇良好的原料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總結來看,鎳礦價格暴跌并沒有撼動電池產業對于鎳礦需求的持續重視。 在短期內,生產成本等實際考量成為了支撐行業進一步操作的理由;在長期內,市場潛力和技術變革的不斷演進將使當下的反復變動成為一個平穩的常態。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