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呈現出一波下跌趨勢,尤其是今年以來股市的走勢屬于以藍籌為主,甚至被認為是牛市,但是局面卻逆轉了,這在8月份以后特別突出,從點數上來看,上證綜指已經跌破了3300點關口,個股普遍衰退。
在外部環境面前,情況依然十分嚴峻。近期國際油價、貴金屬價格、歐元區經濟數據等不都是朝好的方向發展的。再加上內部因素,壓力更加突出。事實上,外部環境已經一定程度地完成了向China Shock的過渡,在這種情況下,以工業、建筑等為首的中國經濟脆弱部門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導致股市下滑的重要原因還在于國內貨幣政策基調的認識和實踐上出現了錯位。這方面表現最明顯的,無疑是信貸政策和匯率政策。
一方面,資金追逐利率,難免滋生非理性的投機,增加金融風險度。如何將社會財富最合理地配置起來,是金融市場的根本任務。
在這個轉折點上,從各種數據來看,廣義貨幣M2余額顯示,央行在調控資產泡沫、抑制通脹和防止泛濫信貸方面始終是失去了優先策略。

另外一方面,匯率政策不可能單獨看待。大量美元資本流向中國,卻因為內地日益升高的商品價格,經常導致進出口成本上升。此時,若以升值預期去遏制資本進入,又難免失去未來穩定預期收益,形成了經濟收益的博弈。
當然,即使在困難的情況下也是有一定契機的。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實體經濟水平已經顯著提高,縱觀國際局勢,中國現在處于向高端制造、高技術立國轉型的時期。
最近一次的英國脫歐事件結束后的中歐貿易戰中,國際市場的格局發生了一些新變化。中國在自身的自由貿易和國際化的貿易政策上做出的努力變得愈加明顯。此外,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社會治理政策等多個方面的轉型容易帶來更多的機遇。
因此,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企業不要去急功近利和過度依賴短期行情,而是應該著眼于長期發展,采取積極應對的戰術策略。在細分市場中把優勢打造到最大,堅持成長的市場理念,長時間保持良好經濟運營,無疑是如何有更多商業價值的關鍵所在。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