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下一個投資機會,了解市場的走向和趨勢是關鍵。今年的鋼鐵行業,由于國家對于綠色低碳經濟的提倡和去產能政策的持續推進,板材市場形勢比較理性,但鋼筋市場卻表現出極大的不確定性。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鋼鐵市場下行,而隨著疫情的逐漸得到控制,鋼筋市場從2021年初開始逐漸回暖。不過,在6-10月之間,產能增加過快,庫存壓力增大,而由于部分建筑市場存在疫情影響,需求釋放較慢,導致鋼筋繼續呈現下跌態勢。那么,對于12月份的鋼筋市場,經濟復蘇是否能繼續強勁,市場供需的平衡狀態是否能夠得以保持?
首先,鋼筋是建筑業用最多的鋼材品種,但目前建筑業的需求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一方面,長江經濟帶和北方地區的基建投資依然較為強勁。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土地供應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表明此時的建筑業未必是想象中的“大好前景”。然而,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智慧建筑等新興技術的運用以及“三-three-five”產業設施的建設需要支撐過冬經濟,為中小微企業和自主品牌提供更多發展機會,為鋼鐵市場注入了不少新機遇。

其次,產能過剩所帶來的庫存壓力對于生產企業的資金和成本都是極大的考驗。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全國鋼筋庫存總量已經突破900萬噸,較五年前同比增加逾50%。而鋼材行業以往操作的歷程告訴我們,產能擴張最終只能導致價格下跌。這或許是鋼筋市場近期表現不佳的最大原因。然而,當前鋼鐵需求旺盛的國內外市場加上2022年,中國將從“量”的改革走向“質”的改變,在產業升級緊縮下,再加上綠色低碳的倡導,預計鋼材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還將得到解決。
最后,雖然目前鋼筋市場遭遇寒冬,但并不代表就沒有投資價值。鋼筋市場目前已經處于大調整的必經之路,實際上也創造了一個極好的機會。因此,對于在投資鋼鐵行業的投資者而言,有必要在及時關注市場趨勢,并尋找那些做出優化、升級的供應商,才能在突發利空的情況下更好地把握機遇。
總之,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精密找準市場規律的針對性措施顯得尤為必要,需要更加長遠和理智的思維才能創造機遇。所以,投資者應該重視對于建筑業的觀察和分析,將投資重心轉向未來新型工農業的市場與供應鏈中的領域。只有如此,才能抓住價值洼地,獲取更長久的回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