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眾號越聲策略(yslc188)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乖離率又稱為y值,是反映股價在波動過程中與移動平均線偏離程度的技術指標。它的理論基礎是:不論股價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或之下,只要偏離距離過遠,就會向移動平均線趨近,據此計算股價偏離移動平均線百分比的大小來判斷買賣時機。
計算公式如下:
乖離率=(當日收盤價-N日內移動平均價)/N日內移動平均價╳100%
5日乖離率=(當日收盤價-5日內移動平均價)/5日內移動平均價╳100%
式中的N日按照選定的移動平均線日數確定,一般定為5,10。
由計算公式可以看出,當股價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時,稱為正乖離率,反之稱為負乖離率;當股價與移動平均線重合,乖離率為零。在股價的升降過程中,乖離率反復在零點兩側變化,數值的大小對未來股價的走勢分析具有一定的預測功能。正乖離率超過一定數值時,顯示短期內多頭獲利較大,獲利回吐的可能性也大,呈賣出信號;負乖離率超過一定數值時,說明空頭回補的可能性較大,呈買入信號。
乖離率買賣股票原則:
在個股中無論是上漲行情還是下跌行情,只要趨勢穩定乖離率都將波動在一個常態范圍內,若超出常態則可視為乖離率過大,股價將向移動平均線靠近,因各種股價價位不同其常態波動范圍無法確定,但在計算機圖表中可看出個股乖離率的波動范圍。其它規律大致相同,如圖《四川長虹》。
白色曲線是5日乖離率;黃色曲線是10日乖離率。其5日乖離率波動常態為正負10。
1.在持續穩定的上升行情中,如下圖。
5日,10日乖離率均在0軸線之上,且10日乖離率在5日乖離率之上,當股價橫盤整理或回調時,5日乖離率向下移動,在接近或略低于0軸位即向上反彈,說明股價的上升趨勢沒有改變,可繼續持有。
2.反彈行情中,以《深發展》為例(其下跌時5日乖離率常態范圍可視為正負5)。
5日、10日乖離率均在0軸位之下,且5日乖離率在10日乖離率之上,當5日乖離率超過負的常態值時,發生反彈。當5日乖離率隨反彈的股價上升接近或超過正的常態數值時,反彈將結束。
3.上漲行情中,以天津磁卡為例,其常態范圍波動在正負5之間。

5日乖離率超過正的常態數值,且與股價出現頂背離時,即股價創出新高而5日乖離率無法創出新高,反而走出一波比一波的形態。可視為頭部信號,應適時賣出股票。
4.下跌行情中,以深萬科為例,其常態波動范圍在正負7之間。
5日乖離率超過負的常態數值,且與股價出現底背離時,即股價創出新低而5日乖離率未創出新低,反而走出一波比一波高的形態。可視為底部信號,可逢低購入股票。
交易策略、交易法則、交易計劃
那些市場前輩們認為有利于交易成功的經驗之談,但執行結果因人而異、你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交易技巧稱之為“交易策略”,例如:“只在明顯的趨勢中下注”。那些上升到法則的高度、任何人都必須遵守的交易策略稱之為“交易法則”,例如:“絕對禁止在虧損的頭寸上加碼攤平”。
交易策略和交易法則是對三項管理的高度濃縮,是前輩高人畢生經驗教訓的總結,是他們用漫長的交易歲月、天文數字的損失甚至是生命換來的,年輕后學除了充分尊重、用心領悟并努力實踐之外別無選擇。交易計劃是三項管理、交易策略和交易法則聯合作戰的綱領,交易者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交易計劃最好是文字性質的,這樣看起來更清晰、也更容易和交易總結相對照。交易計劃主要決定交易的方向和性質。
如果是中長線交易,交易方向只能和月線圖所指示的長期趨勢、周線圖所指示的中期趨勢和日線圖所指示的短期趨勢全部保持一致,進場時機由大周期交易系統(“5/10/20日均線交易系統”或“K五十交易系統”)和小周期交易系統(“1分鐘K線圖交易系統”)聯合決定,出場時機僅由大周期交易系統決定。一般來說,日線圖所指示的短期趨勢方向發生改變之日,就是大周期交易系統發出平倉信號之時。
如果是短線交易,則進出場時機均由小周期交易系統決定。短線交易有兩種:1、指那些逆中長線趨勢方向的交易,主要捕捉至少是日線級別的超漲或超跌所引發的價格回撤運動。正因為是逆勢的,所以必須是短線的。如果順應中長線趨勢的方向,就應該采用中長線交易,因為這時候采用短線交易會損失掉相當大一部分利潤。2、指在中長線趨勢背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針對區間震蕩行情所進行的一種高拋低吸的操作。請讀者注意越是保證金比率要求高、甚至完全不允許采用杠桿的市場(如當前的中國大陸A股市場要求100%的保證金),觀察的視角就應該越宏觀,交易就越應該以中長線為主。這種情況下交易者應該多注意月線圖、周線圖和日線圖,而不應該對60分鐘以下的小周期K線圖予以過多重視。
如果您也是技術分析愛好者,想查看本文高清原圖和公式代碼,或者渴望了解更多股市里的操作技巧,歡迎關注公眾號越聲策略(yslc188)免費加入實戰解盤技巧公開班,每一次分享都會讓你有新的收獲!
聲明:本內容由公眾號越聲策略(yslc188)提供,不代表投資快報認可其投資觀點。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