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什么星座?為什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如此簡單?他的成功秘訣是什么?他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財富的?“股神”巴菲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最喜歡的一一種投資方式就是買入優秀的公司,然后長期持有。這樣的投資方式不僅可以獲得穩定的回報,而且還可以避免市場風險。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優秀的公司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問題。
一、“股神”巴菲特有哪些財富哲學是讓你很有啟發的?
優質答案1:
股神巴菲特是全球金融投資界的超級大咖,是萬千金融投資人崇拜的偶像,更是普通投資者夢寐以求的榜樣,股神巴菲特具有不少膾炙人口的投資語錄,如果非要在這些經典投資語錄之中精選一句經典之中的經典,那么,在杰克看來,莫過于以下這句:
Life is like a snowball,The important thing is finding wet snow and a really long hill.——Warren Buffet
這句經典投資語錄翻譯成中文則是——“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對北方的朋友來說,滾雪球是在冬天積雪時的常態玩樂,尤其是少年兒童更熱衷,在這句語錄當中凸顯了兩個關鍵詞匯——“很濕的雪”與“很長的坡”,這是我們理解巴菲特的投資哲學的關鍵點。
“很濕的雪”與“很長的坡”究竟具有怎樣的含義呢?在杰克看來,“雪”等同于投資標的,“很濕的雪”等同于可長期投資的標的;“坡”等同于價值投資,“很長的坡”則等同于長期執行價值投資。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師承于“證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的得意弟子當中,巴菲特是最為忠實的價值投資踐行者,當然,除了有巴菲特尊師重道的因素之外,更為重要的就是價值投資的有效性,或者說巴菲特運用價值投資的有效性,正因為有效才得以讓巴菲特花一生之力都在踐行。巴菲特常年位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前四位
巴菲特孜孜不倦地踐行價值投資,反過來,價值投資也給巴菲特帶來的巨大的成功,在2008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之中,巴菲特超越了好友比爾·蓋茨(Bill Gates)成為世界首富,在之后的年份,巴菲特長期排行前四位,換言之,從2009年直至今年2019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之中,雖然巴菲特不再位居第一位,但是依然是排行在前四位之內,這是價值投資帶給巴菲特的個人榮耀。
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全球股價最高的上市公司
除了巴菲特的個人榮耀之外,巴菲特掌舵的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 Corporation)同樣戰績彪炳,自從股市誕生以來,迄今為止,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全球股價最高的上市公司,股價最高時曾突破32萬美元,即使近期跌破32萬,依然處于31萬美元區間,折算為人民幣是2200096元,這是令人瞠目結舌的股價,一股竟然高達220萬,按美股的最低交易數量1股來計算,要成為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普通股股東也必須超過220萬人民幣才行。
為什么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可以如此犀利?
伯克希爾·哈撒韋之所以能夠有如此高昂的股價正是因為巴菲特在金融投資與商業運營的卓越成效所驅動,杰克簡單舉例三家伯克希爾·哈撒韋控股的子公司,分別是美國第四大汽車保險公司GEICO、全球最大的再保險公司之一General Re、北美最大的鐵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先別說能不能看懂這些公司的名稱,光看帶“最”的名頭就已經不明覺厲,即使沒有最,也是前幾強。
對A股投資者來說,GEICO、General Re、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這三個公司相對比較陌生,下面,杰克舉例三個熟悉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是三家公司的最大股東,其中,第一家是可口可樂公司(The Coca-Cola Company),這個誕生于1886年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超級飲品公司幾乎可以說在全球都是家喻戶曉;第二家公司是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1852年創辦于紐約,是美國唯一一家獲得AAA評級的銀行,曾是全球市值第一的銀行;第三家公司是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這是一家綜合性財務、金融投資及信息處理的環球公司,創立于1850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包括三大核心分支機構:美國運通旅游有關服務,美國運通財務顧問及美國運通銀行,運通銀行的運通卡(AMEX)是世界上最容易辨認的信用卡之一。
話說回來,伯克希爾·哈撒韋成為可口可樂公司、美國富國銀行與美國運通公司的最大股東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幾十年如一日,在買入之后便長期持有,期間雖有減持,但總體依然是持有且增持狀態。在1964年,美國運通股價腰斬,華爾街都在恐慌拋售時,巴菲特卻“貪婪”地不斷買入,之后仍然持續買入,最終買成了“被動型的最大股東”,這也是A股投資者時常自嘲的“炒股炒成股東”,然而,不同的是——巴菲特成為股東卻收獲了巨大回報,而且巴菲特樂此不疲,以此為樂;除了1964年開始買入美國運通股票之外,在1988年開始買入可口可樂股票,在1989年開始買入富國銀行股票,到了今年2019年,這些買入動作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完美詮釋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典故。
為什么巴菲特能夠如此專一且執著?
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8月30日,在西方星座理論上,巴菲特屬于典型處女座,處女座的其中一個特質便是專一與執著,出生于1930年8月30日的巴菲特一輩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價值投資,充分凸顯了處女座的“從一而終”。
巴菲特的滾雪球哲學的核心要義是持之以恒地踐行正確的投資方式,在杰克看來,投資是一場漫長的旅程,尋找一種適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投資模式,繼而就是持之以恒地踐行,對A股的投資者朋友而言,確立適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投資模式,尋找適合你的長坡,同樣能夠滾大你的投資雪球。
關注杰克,讓你從股市小韭菜,變成炒股老司機!文中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用,不構成投資建議!感謝閱讀,歡迎點贊評論,有投資疑問可私信互動交流。
優質答案2:
巴菲特作為全球金融市場尊稱的“股神”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卻有很少的人對巴菲特去做詳細的研究,本人在市場很崇拜兩個人,一個是“索羅斯”一個是巴菲特,可能因為性格或則說其他,我個人更喜歡索羅斯一點,但是兩個大神的書籍、事跡我都做過很多研究,今天就借著題友的提問給大家淺談一下,“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管理的基金連續幾十年的一個持續增長,成為了世界級首富,曾經也有新聞報道巴菲特一次性捐款就達到了375億美金,而我們反觀他自己,住的防止還是幾十年前的防止,當前購買只花了3萬美金!“禮服“由于不常穿,他經常靠租,巴菲特不是一個奢侈的人,但是對別人慷慨大方,是一個掙得多花得少的人!所謂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巴菲特的所有投資,都是價值投資,他絕對不會去像我們散戶一樣去炒股票,要知道巴菲特的辦公室連一臺電腦都沒有,因為用不上,他對一家企業投資,他要去研究這家企業產品怎么樣,工藝如何?材料如何?從品質入手,還要去看這家企業老板的人品!以及這家企業對社會未來的貢獻,有沒有社會的需求空間?

巴菲特口中時長都有一句話:永遠不要讓你的資產縮水!很多人聽過,卻不明白其中道理,我舉個例子,今天你看電影花了500元,這叫負債,今天你花500投資在學習上,這叫資產!資產就是能夠給你不斷帶來產能產值的一個東西。這里還有一個誤區,存在銀行的錢,按照巴菲特的邏輯應該也叫負債,因為當前的利息是跟不上時間價值的,也就是說在貶值!
巴菲特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研究去學習的地方,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吧,有些東西真的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很多東西看到了,更多的還是要動腦子去想,去琢磨!
二、巴菲特宣布退出美國四大航空公司投資,真正原因是什么?
優質答案1:
在美股前兩個月下跌的時候,巴菲特加倉了航空股的股票,買了達美航空的股票。但很快,巴菲特就賣出了航空股。以虧損大約30%的情況下賣出。
股東大會上,巴菲特也談到了這筆交易。他說自己已經把持有的全部航空公司股票賣出,原因是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比較持久。達美航空之前是巴菲特前十大重倉股。在很短的時間里,巴菲特對一個股票買入又賣出,還是比較少見的。巴菲特自己認為,這是一個可以理解的錯誤,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超過預期。
巴菲特的三種賣出原則:(1)過于高估,通常發生在牛市。
(2)有更好的替代品種。
(3)基本面惡化。
巴菲特手里有千億級別的現金,如果有更好的機會,他不太需要賣出。疫情對航空業務影響比較大,可能很長時間都恢復不起來。估計巴菲特擔心的可能就是第三點,航空公司的基本面惡化。
其實巴菲特投資航空公司,是比較有意思的。在很早以前,巴菲特投資過航空公司,后來虧損出局。
他自己總結了虧損的原因:
第一,產品同質化。不同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務同質化太嚴重,很難拉開差距。
第二,難以建立品牌優勢。正因為同質化,航空公司難以建立品牌優勢。大部分人出行,很少會只忠實于一家航空公司。
第三,航空公司固定成本高。要養一大幫人,航空燃油成本也高,而且這些成本很難降低。
所以當時巴菲特說自己不會再買航空股。結果到了2017年,巴菲特又買了航空股。然后到今年又清倉了。巴菲特在航空業上兩次投資失利,也說明這個行業投資的難度。
優質答案2:
你好!我是劍叔。讓我來告訴你為什么巴菲特會清空4大航空公司的股票。
首先,是為了避險。因為疫情影響,出門的需求被極大抑制,航空公司的業務大受影響。自然而然,其股票會下跌。此時割肉清倉,減小損失,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其次,為啥不等疫情緩解,股票回升,而選擇此時立即割肉清倉?這跟航空業的屬性有關。航空公司一般屬于高負債高現金流的公司類型,需要龐大的現金流維持運轉。很多航空公司現金流非常緊張,如果超過3個月不能恢復正常業務,極有可能破產。而一旦破產清算,股東利益受損會更嚴重。
再次,航空股在巴菲特的公司占比非常小,也就百分之幾,全部賣出對整個的投資盤面影響不大,但能快速回籠資金。而其公司的主業保險業,而保險業的承保兌現正是需要資金來作為最后的保障。也就不難理解,他全部售出航空股,保證現金充足的意圖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