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A股股民,都在用MACD指戰法買股票? 無論是在股市、期貨還是外匯市場,MACD指標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技術分析手段之一,這期我們就一起來學一下一下MACD指標的選股戰法。 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MACD指標的構成MACD:主要由一條快速線(DIF)、一條慢線(DEA)和柱狀圖(BAR)三部分組成。-MACD選股戰法1、當DIFF線在0軸之上形成死叉DEA線,但不下穿0軸,過幾天又再次在0軸以上金叉DEA。說明主力在洗盤,經過短暫的調整后,呈現出強勁的動能出來,代表積極的入場信號,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大膽入市。-2、DIF線在零軸上死叉DEA線,隨后又在零軸以上金叉DEA。此時的K線形態往往是穿越了或者正在穿越重要的均線。這種形態形成說明股價在上升途中做了暫時的盤整,也有筑底的形態,呈現上攻的姿勢,這個時候代表著強烈的入場信號。-3、當MACD上仰角在40度左右的時候,多為股價在探底后賣方力量枯竭,這時候主力介入,壓低吸籌導致,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回調后入場。
1、MACD指標的DIFF線與DEA線金叉的意義是什么?
MACD指標是眾多技術指標中最重要、最有用的一個指標。是一項利用短期移動平均線與長期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聚合與分離狀況,對買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技術指標。MACD的重要形態有與價格平均線的關系、金叉、死叉、頂背離、底背離共5種形態,下面就分別對這5種做詳細分析。
一、MACD與價格平均線的關系
-
從圖中可以看出:
1、當股價站上12日線時,DIF上穿DEA,MACD柱線開始變紅,意味著市場開始做多
2、當股價跌破12日線時,DIF下穿DEA,MACD柱線開始變綠,意味著市場開始做空
3、當股價站上60日線時,DIF和DEA先后站上MACD零軸,市場處于多頭
4、當股價跌破60日線時,DIF和DEA先后跌下MACD零軸,市場處于空頭
二、利用高精準金叉信號買入:
指MACD的快線DIF線自下而上穿越DEA慢線,MACD則由綠柱轉為紅柱,代表了股價由下跌開始轉為抬升,意味著多頭市場的開始。
金叉1:當白線DIFF和黃線DEA都在0軸下方運行的時候,白線上穿黃線出現金叉的時候,說明行情將轉強,此時投資者可買進個股。
金叉2:當白線與黃線都在零線下方運行的時候,當白線與黃線上穿零軸線的時候,說明個股進入多頭市場,投資者可以在此點位加倉,可靠性強。學習更多K線知識盡在公眾號:K線密碼
金叉3:黃線和白線都在零線上方運行,DIFF向上突破DEA出現金叉,說明股價將會再一次上升,此時投資者可以加倉買進。
-
(1)在零軸之下出現的MACD金叉屬于弱勢金叉,這樣的金叉沒那么強,可能會出現一次短線反彈,而不能確定趨勢轉勢,此時不宜盲目進場。
(2)當黃白線上穿零軸線時出現金叉,與在零軸之上金叉相似,說明市場已經進入多頭市場。
(3)當黃白線都在零線上方運行,說明市場處在強勢市場,DIFF向上突破DEA時,就是買進時機。
三、利用高精準死叉信號賣出:
死叉: MACD死叉指DIF快線自上而下穿越DEA慢線,MACD柱線由紅柱轉變為綠柱,代表了股價由上升轉為下跌,意味這空頭市場的開始。按照死叉位置與零軸線關系的不同,可以分為零上死叉和零下死叉。
死叉1:當DIFF向下突破DEA出現死叉,同時在0軸上方運行的時候,說明股市可能進入弱勢市場,股價將出現調整,為賣出信號。
死叉2:當DIFF和DEA都在零線之上,當DIFF和DEA下穿零軸線時,說明空頭市場到來,此時投資者應及時離場。
死叉3:當DIFF和DEA都在零線以下,DIFF向下突破DEA時,表明股市為弱勢市場,股價將還是會繼續之前的跌勢。
-
【MACD的背離信號】
底背離:當K線趨勢持續下行,而MACD柱的封為卻持續上移時,則底背離現象出現。這意味著這一波下跌快到頭了,是一個上漲預警信號,可擇機買入!
頂背離:當K線趨勢持續上行,而MACD柱的峰位卻持續下移時,則頂背離現象出現。這意味著這一波上漲快到頭了,是一個下跌預警信號,需要抓緊賣出!
-
總結:
1、MACD適用于波段操作,不是超短線操作;
2、頂(底)背離形成的第二個交易日為較好的賣(買)點;
3、高位連續背離后,下跌的概率更大;低位連續背離后,上漲的概率更大。
2、股票中的KDJ三根線分別代表什么?
KDJ指標反應當前價格與參考周期內(一般9個周期)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的相對關系。
KDJ值越大,代表最新價格越接近參考周期內的最高價;KDJ值越小,代表最新收盤價越接近參考周期內的最低價。
計算方法非常簡單。先計算價格相對位置因子RSV,為(收盤價-周期內最低價)除以(周期內最高價-周期內最低價)乘以100,得出當前收盤價于周期內價格區間的相對位置。
然后K值實際上就是RSV的移動加權平均,D值為K值的移動加權平均,代表K相對于D更為敏感;而J=3倍的K-2倍的D,是一個經驗性的更為敏感的參考值。
三條線的意義很明確,都是反應了當前最新價在周期內的強弱程度,差別主要是敏感程度。
應用方法也很明確,就是強弱勢指標,當超過高閾值后,一般認為是70、80,代表價格很強勢,處于超買區間;當跌超低閾值后,一般認為是30、20,代表價格很弱勢,處于超賣區間。
超買超賣本身不能說明問題,但是由于D是K的移動平均,相較于K反應更為遲鈍,所以當市場多空動能開始由強轉弱后,K和D將趨近直至交叉。
總結而言,能夠反應問題的是:
1、KDJ三條線段是否處于超買超賣區間,可以輔助你判斷追進的安全性以及劃算程度;
2、KDJ三條線段之間的相對關系,不同線段的趨近和離散反映了市場多空動能的變化,可以輔助你判斷是否需要考慮進出場。
第一根代表你要賠錢了第二根代表你已經賠錢了最后一根代表你被套牢了。哈哈!幽默一下歡迎點贊,其實是這樣的:K:SMA(RSV,M1,1) ; D:SMA(K,M2,1) ; J:3*K-2*D ;RSV賦值:(收盤價-N日內最低價的最低值)/(N日內最高價的最高值-N日內最低價的最低值)*100。。輸出K:RSV的M1日[1日權重]移動平均。。輸出D:K的M2日[1日權重]移動平均。。輸出J:3*K-2*D。。明白嗎?反正我是不明白,看不好瞎看吧,反正看了該跌還是跌,該漲也攔不住。另有不少條友經常給我點贊,在這里一并感謝。還有不是不加關注,加多了關注就爆倉了,然后加不了了。望大家諒解。
KDJ指標是非常常用的技術指標,用于判斷股票的趨勢。
但實際運用中,KDJ指標的準確率卻不高,或者說經常失效。
原因其實很簡單,主力資金用的KDJ指標參數,和散戶運用的指標參數完全不同。
散戶看的KDJ指標,常用的參數是9,3,3,靈敏度較高。
這套933的KDJ指標,參考意義很弱,基本已經失效,只有散戶還在做參考,而主力早已不做參考。
但是對于主力來說,短期靈敏度指標,根本不用日K線的KDJ指標來判斷,用的是15分鐘、30分鐘K線。
但這不代表KDJ沒有用武之地,很多主力資金,其實是用KDJ指標來判斷趨勢,或者做波段的。
一般設置的指標是,90,30,2,這套設置靈敏度很低,但做波段的準確率特別高。
底部出現JDK排列,就是俗稱的金叉,買入。

頂部出現KDJ排列,就是俗稱的死叉,賣出。
KDJ線在50以上,即便死叉,也可以持倉,半倉以上為主。
KDJ線在50以下,即便金叉,也是低持倉,半倉以內為主。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驗證,和MACD指標線結合,都是做波段的重要技術參考。
如何善用技術指標
技術指標是通過模型分析,對于個股的趨勢做研判的指標。
這些指標本身是具備極高的參考價值的。
只不過由于所有軟件都有這種指標,所以導致了準確性大大降低,因為公開的技術信號一旦保持一致,就會出現問題。
于是,很多主力資金,會更改指標的參數,將指標做一些鈍化,用于自己的技術參考。
就比如,指標鈍化后,并沒有出現死叉的賣出信號,但是散戶看到的原指標參數,顯示買入信號。
這樣的話,就可以用來欺騙一部分散戶,和一部分其他主力資金。
這種方式常見于聯合坐莊,莊家之間的秘密心照不宣,盤內發出的信號就是靠特殊參數設置的技術指標來實現。
所以技術指標的參數設置非常重要,很多散戶朋友沒有深入研究過,所以壓根不會設置,更別說會看了。
指標本身是反應市場情緒、市場趨勢的,只不過情緒波動到底放大多少倍來看,市場趨勢到底怎么樣去研判,每個人的標準并不一樣。
再加上技術指標有一定的滯后性,所以很多人研究了一段時間的參數后,并無法融會貫通和合理運用,也就放棄了。
盡管我們事后回顧起來,發現技術指標參數依然有效,但已經很難再去做參考了。
善用技術指標是一門很復雜的活,一般來說,并不建議大家去研究,需要很多的時間精力和功夫。
但如果你要把技術指標當作是一種參考,那么就不要一知半解,也盡量別用指標的原始參數,因為這種情況指標不僅幫不了你,反而會成了累贅。
技術炒股真的能賺到錢嗎?
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在判斷趨勢的時候。
技術指標,包括均線,都是判斷趨勢的重要參考。
如果說短期內部分指標會有一些波動和欺騙性,但是中長期來看,指標反應趨勢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所以,短線和超短線,其實大多是憑借盤感,因為受資金的操縱太強。
而中長線趨勢,指標是完全可以反應出來的。
絕大多數指標都是反應情緒的,而情緒的綜合就是趨勢,情緒的背后是資金對于股票,或者說對于上市公司的預期,這一套都是非常準確的,有參考意義的。
資金會改變短期的情緒波動,而中長期的一定是由市場價值或者說市場供需決定的。
如果用好了技術指標,那么賺到一些錢,是很正常的。
有沒有什么具有參考意義的指標?
前面說了KDJ指標,作為波段操作的指標參數設置,接下來主要講講比較關鍵的牛熊分界線吧。
指標太多,沒法一一講清。
如果每個指標的參考操作成功率都在60%以上,那么綜合一套指標,操作成功率就能有70%,甚至80%了。
對于很多股民來說,最困惑的無非是牛熊市怎么分辨。
大家都知道牛市滿倉,熊市空倉,可誰都不知道何時牛,何時熊,以為牛市來了,其實是熊市反彈,以為熊市來了,其實是牛市調整。
所以,空倉滿倉就成了理論上的,沒有具體依據,都是事后知道,這是牛市,那是熊市。
所以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一直都在找牛熊分界的參考指標。
首先,A股長期處在超級牛市中。
如果按照年線指標來看,20年線。
如果參考月線指標來看,240月線。
不過,長期牛市的指標周期太長。
那我們來看中短期的牛熊市。
周線級別,20周線,就是標準牛熊界線。
均線方向朝上,持股,方向朝下,持幣。
僅此而已。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自己驗證。
其實很多的大資金,還是會按照指標來做參考依據,進行股票的買賣,只不過散戶們渾然不覺。
寧可在日線級別,甚至分時級別,和資金斗的你來我往,也不愿意放長線釣大魚,更不愿意踏踏實實的研究個股的基本面。
股票的交易有兩個要點。
第一,擇股。
選擇質地優良的上市公司企業。
第二,擇時。
選擇合適的時間點買入,把握好趨勢。
擇股決定了賺不賺錢,擇時決定了能賺多少錢,兩者都很重要。
技術指標好比工具,我們可以徒手干活,但建議使用工具提高效率,只不過工具使用前,記得看懂說明書,以免把工具用成了累贅。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