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貸款利率經歷了3次下調,8月22日,央行將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從3.70%下調至3.65%,將五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從4.45%下調至4.3%。9月15日,六大國有銀行下調存款利率,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1.65%、2.15%、2.6%,均下降10個基點。
低利率的趨勢是無法阻擋的,負利率離我們還有多遠呢?兩年多前央行原行長周小川在出席創新經濟論壇時說的那句“中國可以盡量避免快速進入負利率時代”,猶如繞梁余音.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這20年的利率走勢,1996年,我國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高達10.08%,1999年降至5.65%,至2007年末則為4.14%,2011年末為3.5%,而2015年則連降5次,降為1.5%。按1996年的存款基準利率,100萬放銀行存一年,利息就能有10.08萬,而按目前利率來算,利息不到2萬,縮水5倍多。
比如說,你打算通過存款或理財產品的收益來補充養老金,希望每個月領取1萬元,那么1年就是12萬。按照銀行實際利率測算一下利息收入:
1、當年利率為4%,需要存入銀行本金300萬*4%=12萬

2、當年利率為3%,需要存入銀行本金400萬*3%=12萬
3、當年利率為2%,需要存入銀行本金600萬*2%=12萬
4、當年利率為1%,需要存入銀行本金1200萬*1%=12萬
可以看到,當利率下降3個點,我們要增加900萬本金,才能保證每個月能領到1萬塊!
低利率趨勢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存款幾乎沒有太大價值了,對普通人來說,想要財富保值增值會變得非常困難。兩年多前,前央行原行長周小川就告訴我們“10年后想買一款年化收益率3%的理財產品都可能要像汽車牌照搖號那樣完全靠運氣了”,你現在看不上的3%,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可能你尋遍市場,也找不到。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