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里,都說“買的不如賣的精”,股市里想要賺錢盈利,還是要靠股票的高價賣出。而很多股民卻總是買在了高位賣在了地位,即高買低賣,與我們的理想結果相反。事實上,我們股民想要手中股票高價賣出,還是需要一些方法。今天特意抽出一些時間給大家整理出一些賣出技巧,希望能幫助大家!
如何把握最佳賣出時機?
1、跌勢初期,如果個股股價下跌的幅度不深,投資者套牢還不算嚴重的時候,就應該立即斬倉賣出。若錯過了賣出時機,特別是股市出現大幅下跌后,則不能隨便斬倉,而要耐心等待反彈以減少損失。
2、個股連續陰跌的情況下,主力蓄意做空,也就會讓股民們無法預測到其支撐位,最好可以將個股及時賣出。
3、在大趨勢向好或者見底的時候,個股的異常走勢預示著該股未來將會有表現的機會,但是在大趨勢持續疲軟的市場中,如果持有的個股出現了異常的走勢,就意味著該股未來有較大的跌幅,比如說是在尾盤出現異常拉高的個股,要果斷的賣出。
4、突然出現放量,但同時股價卻并沒有出現上漲或是上漲過程中的拋壓單多,很可能是資金被套牢或者是資金對倒,這時候即使不賣,后面的形勢出現地下跌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因此這種情況最好能夠及時賣出。
怎么把股票賣在合適的價位?牢記這三個賣點
賣點一:均線賣點
1、60日生命線向下趨勢,每次股價回調60日生命線就是賣出的機會,每次上攻生命線的點位都在降低,只會越套越深。
2、經過一波拉升后,前提一旦60日生命線橫盤或者有向下的趨勢,一旦5日線下穿60日線,反彈果斷賣出。
3、一只股票出現下方帶有S的標記,說明是有權息資料變動,出現權息資料變動3天之內賣出,3天內會有一個高點然后會進入橫盤的階段。
4、開盤一只股票如果出現跳空低開的灰色線,在開盤5分鐘之內如果沒有回補,果斷的賣出或者減持,后期會大跌。
5、個股經過一波大幅的拉升后,橫盤震蕩3到5天,一旦黃色10日均線有向下的拐頭趨勢,果斷減倉,賣出
6、橫盤震蕩內的股票最起來沒意義,反而套著自己的資金,還要面臨下跌的風險,建議換股,做上升通道的強勢股。
賣點二:無法突破高價
1、上升過程中,如果不能超過上一個交易日的最高價,便有滯漲轉弱之跡象。若連續多日無法超過前一天最高價,則需要考慮賣出。
2、下跌過程中,如果反彈無法超過前一天的最高價,且成交量急速放大,表明主力在壓價出貨,反彈已結束,應堅決拋空。
3、連續上揚后,若股價幾次試圖都無法突破某一高點,高位出現M頭或三重頂等頂部形態,放量滯漲或縮量滯漲,應賣出。
4、在中高位,成交量急劇放大,但股價收平,或留下很長的上影線,表明上方拋壓甚重,即應擇機賣出。
5、在高位若成交量急劇放大,KD和RSI均已達80以上,股價偏離各條均線上方較大,這是賣出的極佳時機。
6、利多出現,但股價無法突破前期高價,為誘多陷阱或利多出盡,應賣出。
7、大盤創新高,但個股無法超過昨日的最高價,此乃弱勢征兆,可賣出。
賣點三:跌破此前低價
1、在上升過程中,若盤中跌破上一交易日的最低價,甚至收盤價也在前一日之下,表明走勢較弱,即應賣出。
2、在下跌過程中,若股價無法回升到前一天的最低價之上,將繼續下跌,可賣出。
3、調整時,若下午大盤或股價無法回升到上午最低點之上,亦應了結。
4、在中高位,若日K線的上下影線都很長,表明主力在震蕩中伺機出貨,只是出不盡才于尾市拉高,應注意減磅。
5、在大幅上漲后,在高位出現巨量大陰線,且無下影線,以最低點收盤,預示還將下跌,應賣出股票。
6、股價若跌破一周、一月,甚至前一波行情的低點,意味著還將下跌,應賣出股票。
7、股價長時間橫盤,卻跌破前一日最低價且放量以中、大陰線收盤,表明盤整失敗,大跌在即。
值得投資者重視的是,上面以K線考察買、賣點,主要是從技術意義上來理解。在實際投資過程中,還必須結合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市場面和莊家動向等方面的變化,靈活加以運用。
各種形態的賣出技巧
一、倒V形頂部形態的賣出技巧
股票分析賣出技巧如何賣出手中的股票,當投資者手持股票K線形態出現倒V形頂部形態時,是該考慮減倉或全部賣出了。此種K線形態非常經典,一旦出現,往往預示股價即將反轉而下。

1、倒V形頂部形態如何形成
倒V形頂出現在股價上漲行情尾端,先是股價快速上揚,但隨后股價又開始快速下跌,頭部成為尖頂,就像倒置的英文字母V。倒V形頂走勢十分尖銳,常在幾個交易日內形成,而且在轉勢點往往有較大的成交量。
2、倒V形頂部形態實戰案例
倒V形頂部形態往往出現于股價高位,股價已經到達一定的高度,受到的上檔阻力猛增。此時的多頭力量進行了最后一搏,但還是抵不過空頭力量的猛烈沖擊,正所謂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股市中的股民就是不同角色的輪流轉換,誰選對了角色,誰就可在自己的天下分的一杯羹。
二、M頭形態的賣出技巧
股票投資分析之賣出技巧:M頭形態的賣出技巧與實戰案例。認識M頭特殊形態以及如何利用此形態賣出所持股票,從而成功避免損失。
1、M頭形態的形成過程和參考價值
M頭形態出現在一段上漲行情之后。股價連續兩次上攻失敗,形成兩個頂峰。從M 頭中第一次回調的低點作一條水平線,即可得到頸線。在M頭形態形成過程中,股價先是經過連續上漲,為多數投資者帶來不錯的收益。當股價上漲到一定幅度時,會有已經獲利的投資者將手中的股票賣出,股價下跌,形成第一個頂部(M字母左側上方)。
經過短暫的下跌后,在頸線位置會有短線投資者抄底買入,造成股價反彈,形成M頭形態的底部(M字母中間底部)。但這些短線投資者不會持續拉升股價,當股價到達前期高點時,他們就會將股票拋出。股價受到壓力會再次下跌,形成M頭形態的第二個頂部(M字母右側上方)。
在股價下跌過程中,一旦跌破頸線,說明上漲行情已經被完全破壞。此時個別投資者入場抄底不足以拉動股票突破頸線。此后股票將進入一段下跌行情。
2、M頭形態的賣出技巧與實戰案例
三、MACD死叉賣出實戰技巧
在股票分析技術指標中,常常提到金叉為買點,死叉為賣點的分析方法。對于被廣大投資者看好的MACD技術指標,同樣存在金叉和死叉。筆者就該大家講解一下MACD死叉找賣點的實戰技巧。
MACD指標的死叉是指,DIFF線自上而下穿過DEA線。死叉表明股價走勢開始轉弱,是賣出信號。
當DIFF線、DEA線均在零軸上方,此時出現死叉時,可視為一次短期回落,是否賣出需要投資者結合其他指標綜合判斷。當DIFF線、DEA線均在零軸下方,此時出現死叉時,是賣出信號。當DIFF線和DEA線在零軸附近出現死叉時,是很強的賣出信號。這種買賣信號的強度在三種MACD指標的死叉中是最強的。
對于圖中的MACD指標系統,大家可以認真觀察一下。DIFF線下穿DEA線還是非常明顯的,形成了有效向下突破,DIFF下穿DEA后,投資者可以看到兩根線呈明顯分散走勢,可以看出后期DIFF線在DEA下方定會運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這種死叉的形成對股價走勢的作用相當明顯,投資者應該及時賣出股票。
四、圓弧頂形態的賣出技巧
圓弧頂形態和M頭、三重頂形態類似,只不過股價在頂部經歷反復幾次震蕩調整之后,前后形成的K線形態如果用曲線畫出來的話,非常類似弧形。圓弧頂形態往往也是預示著股價的見頂,并且此形態發出的賣出信號更加強烈。
1、圓弧頂形態形成和參考價值
圓弧頂形態往往出現在上漲行情尾端。在上漲一段時間后,股價開始在高位反復震蕩。如果將多次震蕩的高點用線連起來,則形成一個向上凸起的圓弧形狀。這樣的形態就是圓弧頂。圓弧頂形態表示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上漲后,雖然上漲趨勢仍然持續,但主導上漲的多方力量正逐漸衰竭。股價上漲速度越來越慢,最終處于停滯狀態。隨著空方力量逐漸增強,股價開始緩慢下滑,繼而進入加速下跌狀態。
圓弧頂形態通常出現在一段上漲行情尾端,表示多空雙方力量轉換,為股價見頂下跌的信號。當股價下跌趨勢確立后,其下跌速度往往越來越快。此時投資者應該盡快將手中的股票賣出。
2、圓弧頂形態賣出技巧實戰案例
五、三重頂形態的賣出技巧
三重頂形態和M頭形態類似,都是在股價高位形成的特殊K線形態,同樣都是預示股價即將見頂。在股票投資分析中,任何投資者都不應該忽略這些特殊的經典形態。三重頂形態往往預示投資者要賣出正在持有股票了,是比較實用的賣出技巧之一。
三重頂形態出現在股價上漲一段時間后,股價連續三次上攻失敗,形成三個頂峰。這三個頂峰基本處于相同高度。前兩次上漲失敗后,股價回調的低點也基本相同,將這兩個低點連接起來的水平線就是頸線。與之對應的三重底形態和此形態分析技巧類似,只不過一個是買入信號,一個是賣出信號。而此三重頂形態為賣出信號。
1、三重頂形態的解說和參考價值
三重頂形態的含義和M頭類似,表示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上漲后,獲利盤紛紛拋售籌碼,在大量賣盤壓力下,股價下跌。雖然在前兩個底部位置,不斷有短線資金進入抄底,但三個頂部的連續三次上攻失敗充分證明短線資金無法推動股價持續上漲。在第三個頂部完成后的下跌中,股價跌破頸線,此時多方力量完全崩潰。雖然可能有抄底資金進入,拉動股價回抽,但這無法改變整體趨勢,之后股價將進入持續下跌行情。
2、三重頂形態的賣出技巧和實戰案例
把握買賣點要遵守以下幾點原則:
1)最好是在上漲的途中賣出。在上漲途中,投資者占主導地位,擁有主導權;如果投資者在下跌的途中賣出,就會面臨被動逃跑的情況,就會有所損失,嚴重的話,若恰好遇到跌停,投資者就沒有賣的機會。
2)在賣股票時,要果斷。投資者一旦決定賣出股票的話,就要有堅定的魄力,不要在意盤中高低,只要有盈利,操作動作就是正確的。
4) 把握好高位放量的賣點。股票上漲放量,這是投資者都知道的投資常識,但是在主升浪中,股票籌碼鎖定之后,就有越往高處,就越不需要更大的量能來實現上漲情 況。股價高位震蕩,放出巨量,就說明主力是一路派發的,有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見頂。在放量之后一兩天的時間中,短線要適時的賣出。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