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券商中信證券2019年歸母凈利潤122.29億元,穩居行業首位。
3月19日晚間,中信證券公布2019年年報,全年營收431.40億元,同比增15.90%;歸母凈利潤122.29億元,同比增30.23%;實現每股收益人民幣1.01元,同比增長31.17%;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繼續位居行業首位,各項業務繼續保持市場前列。
就五項業務板塊來看,自營業務和投行業務收入同比增幅明顯,其中投資收益同比增加165%;利息凈收入、資管業務凈收入同比均有所下滑,經紀業務凈收入與上一年度持平,但代銷金融產品收入持續增長,財富管理轉型初現成效。
2019年,中信證券各項業務排名繼續保持領先。其中,公司境內股權業務承銷規模和債券業務承銷規模均位居行業第一;財務顧問業務完成的A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亦排名行業第一。資產管理規模人民幣1.39萬億元,主動管理規模人民幣6982.84億元,主動管理規模占比過半。
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表示,在過去一年,公司把服務實體經濟擺在經營工作的首位,大力推動各項主要業務,并且穩步推進財富管理轉型。展望未來,中信證券將持續加大市場開拓,提升客戶服務能力,促進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中信證券3月19日召開的董事會會議上,提名越秀金控董事長王恕慧為公司公司第七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人選,王恕慧的委任將于公司股東大會批準后正式生效。此前一周,中信證券收購廣州證券的股權交割和發行股份事項實施完畢,越秀金控及其一致行動人成為中信證券第二大股東,有權向中信證券提名一位董事。
財富管理轉型初現成效
根據合并利潤表來看,中信證券2019年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74.25億元,同比微降0.05%,即與2018年度持平。考慮到該公司經紀業務收入包括境外收入,2019年主要境外市場交易活躍度同比下降,對并表經紀業務收入產生一定影響。
目前,證券行業轉型財富管理,普遍發力代銷金融產品。資深券業人士認為,代銷金融產品收入同比增長以及通道收入占經紀業務收入的比例下降,或是現階段判斷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重要指標。
代銷金融產品一直是中信證券的強項業務,據證券業協會的數據,2018年中信證券(專項合并口徑)代銷金融產品收入為7.97億遠,約等于第二名到第五名之和。據中信證券年報,2019年,公司代銷金融產品凈收入進一步增至8.03億元,同比增幅4.46%,占經紀業務收入的比例超過10%。
有券商人士認為,中信證券對金融產品的供給能力和選擇能力,產品銷售能力以及整體投顧能力,和同業相比都有較強的競爭力,財富管理轉型中或將保持行業領先態勢。
據中信證券年報,2019年,公司優化客戶分級分類服務體系,深度梳理客戶服務需求與公司服務能力,實現客戶差異化需求的精準識別與服務匹配;優化配置投資產品體系,探索超高凈值客戶服務新抓手;深度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自主打造集“產品銷售、投資顧問、資產配置”為一體的財富管理平臺,依托智能引擎,通過數據驅動、金融科技驅動實現財富管理升級;優化內部組織架構,理順從總部到分支機構的財富管理推動體系,將分支機構作為承接公司各項業務的區域落地平臺,提升區域競爭力。
2020年,公司將通過全面綜合金融產品和服務提供,滿足客戶財富的保值、增值、傳承需求;提高員工隊伍素質,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深化科技運用,打造財富管理生態圈,升級客戶金融服務體驗;逐步建立為境內外高凈值客戶提供全球資產配置和交易服務的全方位財富管理平臺。
自營收入同比增幅97.54%
今年1月份,中信證券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度,公司證券投資業務和投行業務收益同比增長。而從年報來看,這兩項業務確實是增幅最為明顯的板塊。
就投資業務來看,根據“自營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公式來看,中信證券2019年度取得158.92億元自營收入,同比增幅97.54%。其中實現投資收益187.48億元,同比增加165.13%,主要是處置金融工具收益增加。
據年報,2019年中信證券金融工具投資收益為174.52億元,同比增幅176%,其中持有期間取得的收益為91.48億元,處置金融工具取得的收益為83.03億元,這里面,衍生金融工具收益為48.52億遠,同比增幅約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6月份,中信證券表示要在半年內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清倉減持所持4.27億股中信建投A股,今年1月10日減持期滿,中信證券僅僅減持了8億元規模,這部分收入計入投資收益。
投行業務拿下多個“第一”

2019年,中信證券重點布局科創板承銷保薦業務,年內作為保薦承銷機構申報了22單,完成發行9單。境內股權融資情況來看,公司完成A股主承銷項目81單,主承銷金額人民幣2798.03億元(含資產類定向增發), 市場份額18.16%,排名市場第一。其中,IPO主承銷項目28單,主承銷金額人民幣451.33億元;再融資主承銷項目53單,主承銷金額人民幣2346.70億元。
債券承銷來看,2019年,中信證券公司債券(含可轉債、可交換債)及資產證券化業務承銷金額合計為人民幣10,015.30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1.03%,承銷金額占證券公司同業承銷總金額的13.18%,位居同業第一;占包含商業銀行等承銷機構在內的全市場承銷總金額的5.29%,排名全市場第五;承銷支數為1981只, 位居證券同業第一。公司債券及資產證券化承銷業務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財務顧問業務方面,2019年,中信證券完成的A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約為人民幣1633億元,排名行業第一。2019年,公司繼續加深境外業務布局,積極開展跨境并購業務。公司協助中糧地產完成對大悅 城地產的人民幣147.56億元控股收購,實現中糧集團地產板塊A H雙輪驅動;協助湯臣倍健完成對澳 洲益生菌品牌Life-Space Group的跨境收購及全資持股,推動湯臣倍健的海外戰略布局進一步延伸。
主動管理規模占比過半
資管新規威力正在顯現,各家券商正在艱難去通道。2019年,中信證券資管收入57.07億遠,同比下滑2.18%。
過去一年內,證券行業受托管理資本金總額為12.29萬億元,較上一年縮水1.82萬億元。截至報告期末,中信證券資產管理規模為人民幣1.39萬億元,主動管理規模人民幣6982.84億元,也就是說,主動管理規模占比超過一半。
其中,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規模、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規模與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規模分別為人民幣 1291.74億元、12652.13億元和3.71億元。截至報告期末,資管新規下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業務(不包括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業務、大集合產品、養老金集合產品、資產證券化 產品)市場份額13.3%,排名行業第一。
中信證券年報顯示,2020年,資產管理業務將按照“立足機構、做大零售”的總體發展思路,努力提升投研專業化,積極推進投研成果轉化,努力提升主動管理規模和權益產品規模,推動長期資金管理規模的穩健增長;優化客戶開發體系,保持養老業務良好發展態勢,做好銀行業務轉型,不斷豐富產品種類、優化產品結構,推進客戶開發的體系化和區域化,不斷拓寬客戶渠道、做大零售業務。
員工平均年薪77萬元
根據“本期工資福利總額=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 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公式來算,2019年,中信證券員工獲得的工資福利總額為122.69億元。
至2019年年末,中信證券共有員工15908人(含經紀人、派遣員工),粗略計算,中信證券員工2019年獲得的平均薪酬為77.12萬元,較2018年平均薪酬高出10萬元。
再來看高管薪酬,2019年度公司董監高共獲得稅前薪酬1.55億元,其中有三位高管從公司獲得稅前報酬超過1000萬,分別為執委會委員薛繼銳、楊冰,高管成員高愈湘,均在1100萬元左右,楊冰薪酬最高,為1131.8萬元。此外,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2019年稅前薪酬495.06萬元,總經理楊明輝的薪酬為989.86萬元,其在中信證券領取薪酬479.86萬元,在華夏基金領取510萬元。
流動性枯竭還是貨幣戰?美元10天升值6.7%,人民幣6天跌去1500點,新興市場貨幣承壓,誰有解鎖密碼?
專訪任澤平:做好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準備!啟動新基建,歐美經濟衰退沖擊可能更深遠
突發!歐洲央行宣布5萬億大救市,日本也計劃拋30萬億!全球市場瞬間亮了,4大信號解鎖流動性困局
7萬億大撒幣?刺激規模可能超預期,美聯儲1天3次出招,美股大反攻!流動性穩了?這個信號是關鍵
老板"別跑"!這家公司喊話召回高管,限期10天返崗化解危機!待償余額近60億,幕后大佬去年英國離世
周末影響一周市場的10大消息(新股 點評)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