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邁瑞醫療(300760,股吧)全天高開高走,截至收盤股價大漲8.13%,報300.70元/股,總市值3565億元。
從7月1日,邁瑞醫療股價創造502元/股的新高后,便一路震蕩走跌。8月20日,邁瑞醫療開盤低開低走,截至收盤,邁瑞醫療報278.09元/股,大跌17.05%,一天市值蒸發695億。
不過,在上周五大跌之際,邁瑞醫療獲北上資金逆市凈買入6.79億元,也是當天凈買入最多的個股。上周邁瑞醫療凈買入21.11億元,也是一周凈買入最多的個股。
公開資料顯示,邁瑞醫療是國內醫療器械龍頭,多條產線市占率位于國內前三。因新冠疫情帶來市場需求增長,邁瑞醫療在2020年可謂是收獲滿滿。
2018年以來,邁瑞醫療營業收入由137.53億元穩步提升至2020年的210.26億元,期間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為20.38%、27.00%;同期,邁瑞醫療的凈利潤亦由2018年的37.19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66.58億元,期間同比增長率則為25.85%、42.24%。
財報顯示,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線是驅動邁瑞醫療2020年業績增長的主引擎。報告期內,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0.06億元,同比增長 54.18%。,主要得益于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等抗疫品種實現快速放量。雖然常規試劑消耗在疫情期間有所放緩,但公司加強了單機和級聯儀器的布局,高端五分類血液細胞+CRP分析儀、高速生化分析儀、高速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持續實現客戶群突破,實現體外診斷業務實現收入66.46億元,同比增長14.31%。同時,邁瑞醫療推出MX及ME系列高端便攜彩超產品,發布AI相關智能診斷工具,醫學影像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1.96億元,同比增長3.88%。
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消退,部分公司業績開始放緩。不過,邁瑞醫療卻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一季報成績: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57.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93%;實現歸母凈利潤17.1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59%。

此外,成本與費用結構方面,2021Q1,邁瑞醫療實現毛利率65.0%,同比提升0.5pct;凈利率29.7%,同比提升2.0pct,銷售費用率從20.0%進一步優化至16.5%(-3.5pct);管理費用率(不包含研發費用)5.6%,同比下降0.1pct。
7月以來,數只醫療行業個股呈現跌勢,板塊迎來調整。目前,邁瑞醫療總市值已從7月初的6104億元,縮水至3565億元,上周五更是大跌17%。
機構分析,邁瑞醫療上周五股價大跌的原因為一份安徽省臨床檢驗試劑企業座談會會議記錄在網上流傳,記錄內容稱,本次臨床檢驗試劑專項帶量采購的模式是帶量談判的議價模式,初步選取5類23個產品進行產品集中帶量議價:
第一類是臨床免疫和血清學專業的腫瘤相關抗原的測定:CEA、AFP、鱗狀細胞癌測定、總前列腺、游離前列腺、復合前列腺、CA199、CA724、CA153、CA125。第二類是臨床免疫和血清學專業的感染性疾病,本次只選取了乙肝五項(兩對半)。第三類是臨床化學專業:僅選擇了心肌疾病相關項目,前期降價的BNP和NT-BNP。第四類是臨床化學的激素測定:選取了甲狀腺五項,T3、T4、FT3、FT4、TSH。第五類是臨床微生物學的PCT。
國盛證券張金洋等表示,醫療行業的大幅調整并沒有基本面原因,要從市場角度思考問題,從資金面看,本質源于大板塊之間的蹺蹺板效應,高估值成長性略顯擁擠的板塊被其他大熱點板塊(新能源、半導體、順周期等)整體抽水。
東吳證券(601555,股吧)發布研報認為,邁瑞醫療市值底部已現,無需恐慌。研報稱,我們認為受集采情緒影響,邁瑞醫療股價近期回調幅度較大,公司市值已充分反映集采相關悲觀預期。基本面層面,醫療設備全面集采可能性極小,體外診斷集采仍在早期探索中,且我們預計2020 年國內化學發光業務利潤占邁瑞整體利潤比例僅在5%左右,短期對邁瑞的業績影響十分有限,中長期看,邁瑞作為國內最大體外診斷平臺公司,市占率僅為個位數,其中化學發光業務更是不足5%,集采有望加快公司市占率提升,且隨著公司未來在分子診斷領域的布局,公司收入增長點將持續增加,面對集采的抗風險能力極強。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