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學習實戰的過程中,我們要形成自己的看盤系統,主圖使用均線系統,我的主圖系統就是典型的3 2均線,分別是5、10、20日均線組成了短線系統,當5、10、20日均線依次呈多頭排列的時候,參與短線博弈;由60、120日均線系統組成中線系統,當20日均線上穿60日均線,20、60、120日均線依次呈多頭排列的時候,參與中線博弈。
附圖系統由三速指標和成交量組成。成交量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觀察,因為量價關系是最簡單但又最重要的關系。
三速指標是指快速指標波段之星,中速指標MACD,慢速指標EXPMA。在快速指標中,很多股民喜歡組合KDJ或者SKDJ,其實作用大致相同,只是更習慣用波段之星。
在實戰中,當快速指標波段之星金叉之后擴展到中速指標MACD,導致MACD金叉,MACD擴展到慢速指標EXPMA,導致EXPMA金叉。同樣,快速指標波段之星死叉之后擴展到中速指標MACD,導致MACD死叉,MACD擴展到慢速指標EXPMA,導致EXPMA死叉。
如上圖,黃色和紅色箭頭處,就是這樣模型的標準演繹,在這樣模型下,無論買進還是賣出,最好是在波段之星發出信號的時候就開始操作。但實戰中更多的形態是變化的,快速指標波段之星總是不停擺動,金叉死叉頻繁發出。
如上圖,實戰中大部分情況都是像方框中的走勢。EXPMA金叉或者死叉之后MACD也金叉死叉擺動,波段之星更加擺動頻繁。而且發現如果MACD一旦死叉之后,想逃已經來不及了,而且EXPMA一旦死叉,更加沒有逃跑機會,很多時候反而開始抄底。那實戰的關鍵就變成了:波段之星哪次金叉或者死叉可以將速度擴散到MACD。

根據以往對波段之星的研究,波段之星在低位-20左右的金叉往往能產生直接的反彈,這是由于超賣的原因;波段之星在高位的150左右的死叉往往會造成直接的回調,這是由于超買的原因。另外波段之星直接的頂背離和底背離往往也是反轉的信號,在MACD隱形頂背離和隱形底背離的情況下也容易造成直接的調整,那這6個位置往往容易擴散給MACD,導致MACD相繼的金叉或者死叉。
同樣的MACD擴散到EXPMA也非常類似,當股價運行在超買或超賣區域時,MACD的死叉和金叉都有可能擴散到EXPMA的死叉和金叉。這時候的超買超賣我往往會用布林60來確認,攻擊布林上軌出現的MACD死叉很容易擴散到EXPMA的死叉,受到布林下軌支撐的MACD金叉往往容易擴散到EXPMA的金叉。另外頂背離或者隱形頂背離的死叉,底背離或者隱形底背離的金叉往往也容易擴散到EXPMA的死叉和金叉。不過這只是容易可能,跟用波段之星來判斷MACD的擴散確認度要差一點,這是因為EXPMA是慢速指標,穩定性好,但是其金叉和死叉的意義不是特別大,特別是死叉的時候,對實戰操作來說已經沒意義啦,股價已經深幅回調,此時賣出已經相當不合時宜啦。
對EXPMA來說,粘合的意義要大于金叉和死叉。多頭粘合表示股價已經基本上在多空臨界點上,從均線上看在60日均線附近,從MACD看是在0軸附近,這時候EXPMA不死叉,如果MACD又開始金叉,由于慢速指標的制約快速指標,新一輪的行情往往開始,相反,在空頭粘合的位置,MACD又死叉,那么新一輪的下跌又再開始。這就是慢速制約快速的作用。
EXPMA死叉之后,MACD的金叉我們只是認為反彈,如果沒有擴散到EXPMA的金叉,MACD又開始死叉了,那么還是運行在原先的下降通道;如果在EXPMA粘合的位置,大約是多空臨界點,此時MACD金叉往往能擴散到EXPAM的金叉。此時如果是強勢金叉(MACD將死不死上拐)也非常好。如果在EXPMA死叉期間,出現了MACD的底背離金叉,則容易擴散到EXPMA的金叉。相反,EXPMA金叉之后,MACD的死叉我們只是認為回調,如果沒有擴散到EXPMA的死叉,MACD又開始金叉了,那么還是運行在原先的上升通道;如果在EXPMA粘合的位置,大約是多空臨界點,此時MACD死叉往往能擴散到EXPAM的死叉。此時如果是強勢死叉(MACD金不金)則非常糟糕。如果在EXPMA金叉期間,出現了MACD的頂背離死叉,則容易擴散到EXPMA的死叉。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波段之星與MACD的關系,但又有不同,因為MACD的粘合可出現在任何的位置,波段之星的擺動也相當快,在橫盤格局下,往往金叉是賣點而死叉往往是買點,這就相當難把握,既然難以把握,那干脆就不把握,由于快速指標擺動過快,所以我們基本上只做中速和慢速指標“多頭粘合”和“金叉”兩種方式。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