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資本市場訊 一場歷時半年的重大資產重組,上市公司哈爾濱威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帝股份”)突然宣告終止。
6月22日,標的公司上海飛爾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爾股份”)怒發公開信,嚴正抗議。飛爾股份董事長呂竹新更是將此次終止收購形容為“遇到渣男”。
財聯社消息稱,飛爾股份將以“商譽損失”為由起訴威帝股份,要求對方就單方面終止收購造成的商譽損失、機會成本等進行賠償和道歉。
就終止事項,威帝股份于6月23日召開投資者說明會,回應稱考慮重組終止主要是基于整體疫情的影響,特別是未來疫情及國內外宏觀因素發展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威帝股份被罵“渣男”
公開資料顯示,威帝股份是國內汽車電子控制產品供應商,主要從事汽車電子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
上述收購事項開始于2021年年底。彼時,威帝股份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稱,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可轉債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標的公司飛爾股份100%股權,交易總對價4.2億元。
之后,因交易預估價格4.2億元占上市公司凈資產的比例達55.47%,威帝股份還收到了上交所問詢函。
對于此次收購,威帝股份當時的說法是“除繼續致力于汽車電子業務外,將拓展汽車內飾業務。”
據了解,威帝股份擬收購標的飛爾股份專注于汽車內飾塑料件、內飾總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包括頭枕、座椅背板等產品。
在重組預案公告中,交易雙方還設置了相關業績承諾,即2022年至2024年,飛爾股份各年度實現的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4000萬元、5000萬元、6000萬元,合計不低于1.5億元。
財經網注意到,今年以來,威帝股份還陸續披露了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進展。在5月18日的進展公告中,公司尚表示未發現可能導致公司董事會或者交易對方撤銷、中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或者對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方案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相關事項。
但在一個月后,威帝股份突然于6月17日發布公告稱,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對于終止原因,威帝股份稱,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目前市場環境等因素影響,現階段繼續推進重大資產重組的條件尚不成熟,繼續推進重組事項可能面臨較大不確定。為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對此,標的公司飛爾股份6月22日在官網怒發公開信,就威帝股份不正當行為提出嚴正抗議。
圖源:飛爾股份官網
飛爾股份認為,按照目前在手訂單量及復工復產的情況,公司完全有能力完成本次交易的對賭業績。但該事件發酵后,有業界傳聞是因飛爾股份業績原因導致收購終止,對公司商譽產生不良影響。
飛爾股份董事長呂竹新還在接受財聯社采訪時形容此次收購為,“一個男的想娶女孩,因為男的家境(上市公司)還行,女的連禮金都沒收。現在男的不要女的了,發了不清不楚的公告,大家會以為是這個姑娘有問題,我要說的是,姑娘沒問題,是上市公司太渣了,需要還飛爾股份一個清白。”
易主后首單重組宣告失敗
6月23日,威帝股份就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召開投資者說明會。對于投資者提問的終止原因,威帝股份說法與此前終止公告一致。
同時,有投資者提問,“飛爾股份將以‘商譽損失’為由起訴威帝股份,要求就單方面終止收購造成的商譽損失、機會成本等進行賠償和道歉,公司如何應對?是否對公司有負面影響?”
威帝股份董事長鮑玖青表示,在重組交易推進期間,公司負責人及交易代表與對方交易代表進行了多次溝通交流,提示了本交易存在的不確定性,并表示了公司計劃終止重組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針對對方提出的要求,公司會進行審慎研究。
財經網了解到,威帝股份于2015年登陸A股市場,上市首年威帝股份增收不增利,次年業績有所回升,但2017年再次下滑且凈利潤連續四年負增長。
經營業績節節敗退,威帝股份走到了易主地步。2020年11月,通過受讓股權、原控股股東放棄表決權等,公司實現了易主,地方國資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成為其實際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收購飛爾股份是威帝股份易主國資后的首單資產重組,也是威帝股份上市六年來首次進行資本運作。
此次重組終止,還引發了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未來業績的擔憂,“公司業績節節敗退,加上此次重組失敗,接下來有哪些規劃和布局?”
年報顯示,2021年,威帝股份實現營收7099.69萬元,同比下滑16.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9.1萬元。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1年末,威帝股份賬上資金約4.8億元,利息收入1037.06萬元。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