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網上一些機構或者股評的分析,常常讓我覺得啊,不談論價值,只談論題材似乎是件有失身份的事情,這就似乎你在大儒朱熹面前談論美女性不性感,有沒有風韻一樣難于啟齒,雖然他老人家有許多小老婆。或者像在上個世紀30年代,你到黃埔軍校里談論游擊戰一樣讓人瞧不起。人人間所有的誤解無非來源兩種:第一種是因為無知導致,第二是種是保持這種誤解可以帶來利益。對題材的誤解,我更多的認為是無知導致的。
研究了太多的牛股,比如一個月內漲幅超過50%的短線牛股,從而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這近千只股票中,有高達90%的牛股,在他們啟動初期具備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有一個消息刺激,這樣的消息要么是來自公司層面的,(如業績公告,高送轉,新產品的推出,接到大訂單,治理層或者大股東出現變更等等,)要么是來自行業層面或政策層面,還有就是來自與行業或企業有關的重大社會事件。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比研究,我們發現這些刺激股價短期上升的信息,往往有著驚人的相似,在上漲邏輯上更是完全一樣。當多年前我得出這個結論后,我的操盤風格和業績都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一般我們將這類刺激股價上漲的消息歸類,稱他們為題材。
那么我們可以反過來問:什么是題材呢? 我給出的題材的定義是: 能夠使資源、 財富、勢力的產生變化預期的事件和現實。根據這個定義,20世紀中國發生的最大的四個題材是什么?換句話說,20世紀中國發生資源財富勢力變化最大的四件事情是什么...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