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持倉成本?持倉成本是指在一個時代內連續分批交易某金融產品后的交易總成本減去浮動盈虧的數額除以持有數量得到的數值,也就是所持有的證券成本數量,分為個人持倉成本和主力持倉成本。
個人持倉成本指買入某證券的價格加上券商收取的手續費、過戶費、傭金等,在交易軟件上會直接顯示。而主力持倉成本是通過肯定的計算辦法對機構持倉數據進行分析, 估算出主力的持倉成本,也是投資操作的一種依據,比如均線系統中,短期均線基本代表主力短線持倉成本,60日一般代表主力中線成本。
持倉成本怎么算?
1、通用辦法
挑選吸貨期內的最低價,最高價以及最尋常的中間周的收市價的總和,除以3,詳細的公式如下:主力持倉成本=(最低價+最高價+最尋常的中間周收市價)/3;一般吸貨持倉工夫越長,其成本都會增加,這個時分成本要略微上浮15%左右;
2、用換手率來計算主力的持倉成本
對于老股,計算天天的換手率,直到統計到換手率達到100%為止,以此時的市場平均價位主力持倉成本區。對于新股,許多莊家挑選在上市的當天就進行大量的買入操作,一般可將上市第一天的均價或上市第一周的均價作為主力的成本區。

3、測算平均價
主力通過長期低位橫盤來搜集籌碼,那么底部區間最高價和最低價的平均值就是莊家籌碼的大致成本價格,一般而言,中線莊家減倉工夫大約在40~60個交易日,也就是8~12周,從周K線圖上,10周均價線可認為是主力的成本區。
4、測算最低價
在最低位之上成交密集區的平均價就是主力持倉的大致成本,通常其幅度要高于最低價的15%,30%。
5、測算股價
以最低價為基準,低價股在最低價以上0.5~1.5元左右, 中價股存最低價以上1.5~3.0元左右,高價股在最低價以上3.0~6.0元左右是主力的大致成本范圍。來源網絡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